香港味道

來港第三天,香港市面,一切如常。人們說「反送中」的對峙,只有週末才會發生。倒是這幾天感覺到香港人改變了。在路中停步探路,出現主動前來幫忙指引的善舉。大部份人,少了冷漠,多了一重關心,互訴忡忡憂心……這個結,如何解!?

週三,我們來到香港上環 soho 區,如往日回港的首務,找尋我懷念又熟識的「香港老味道」。
沿着荷利活道走,先來杯「24味凉茶」清熱解毒一番。一碗10元的涼茶,掀起碗上蓋着的玻璃片,喝完了,事頭婆(老闆娘​)立刻置下空碗,添上新茶。從小喝到大的味道,也不覺苦。香港的人都慣喝了,提防感冒。
下午茶的好去處,找翠華不會錯。那裏有多姿多彩的菜單,吃不完的香港味道。一杯奶茶(18元),加一個雞尾包(​8元),兒時最愛,回味無窮
隨後去了麥奀記吃碗鲜蝦雲吞(43元)​。麥奀記乃雲吞世家店創辦人之子,身裁瘦小,廣東話叫奀(拼音: ēn,注音ㄣ)由不+大两字合成。一碗淨雲吞,以鲜蝦及大地魚末為饀,皮薄蝦多,鲜甜彈牙。以大地魚及蝦子為湯底,金黄透徹,清甜不膩,加上幾絲韮菜,恰到好處。人說份量少,只有雲吞八粒,可能與「奀」字有關。然而,細而精,麥奀記沒有被大眾化,商業化,一直保留着濃濃香港味,滿足了我這遊子的味蕾。
晚上去沙田龍華酒店吃乳鸽,每隻98元。
龍華一副六十年代的格調仍在,還是的士(計程車)也到不了門口的地方,可仍然老饕不絕,門庭若市……就是好吃。
Photo courtesy of Dick Ching.
這些忘不了的香港老味道,陪伴着香港人一起生活,成為每次回家的渴望。只願週末到來,還是可以外出,繼續尋找好的香港味道。

Ps. 去蓮香茶室見徵人廣告:「洗碗員15700元」。香港薪酬高,使台灣望塵莫及。但香港生活費也較高,自是不及台灣了。

(文中用港元,與台幣匯率1:4)​

潘玉良vs 歐姬芙 vs 草間彌生 (二)

三位女畫家,分別活躍於三地、同一年代我們來把鏡頭拉到1955年...........

1955年

26歲的草間彌生在書店畫冊中看到歐姬芙的畫,便寫信和寄自己的畫給歐姬芙,希望得她的指點。68歲已相當知名、卻是常常拒人於千里的歐姬芙給這遠方的仰慕者回了信,並表示願意幫忙與引薦。草間彌生就此提著行李,勇闖紐約。

與此時,歐姬芙 8 歲的潘玉良,在巴黎獲全票當選為中國留法藝術學會會長,受到同仁的敬重潘玉良一直心繫家國,1957年,申請回國,卻遭法國政府不准她將作品帶離出境而作罷。那時,潘玉良在歐陸的界中,已有相當知名度了。

三位女畫家,不同的國籍、不同的背景,卻有著相同的目標,為女性爭取自由,活出自己。

  歐姬芙  

成就非凡

Ram’s Head, White Hollyhock–Hills (1935) 

歐姬芙畫羊頭、白蜀葵、群山、凝固的天空。她想告訴我們什麼有人稱她為「超現實派 」。她卻說:「我是用這些東西來申說我所生活的荒野又奇妙世界。」這些東西就是她的寫照,她的人生。

歐姬芙全然創新的藝術思想與畫風,成了20世紀美國現代藝術的先驅。她是美國第一位舉辦個人畫展女畫家,也
是20世紀國際上重要而令人著迷的畫家

  潘玉良  

吐氣揚眉

潘玉良走出了國門,走出自己,卻活在她的「不甘」中,她的畫也沒有走出她的身體。她所對抗的是中國禮教,女子的三從四德,她完成那時代「不可能任務」網上記載熟識潘玉良的吳冠中說:「潘玉良是很好的人,但是畫賣不掉。.......客觀來說,潘的畫不算好,格調不高,她和常玉比,差很多。.......她人非常豪爽,畫稍為俗一點。」http://www.sohu.com/a/221573480_210135

畫的好壞,見人見智。只是比起歐姬芙,少了一份新意,少了一份在國際畫壇的影響力有趣的是20世紀末,華人世界刮起了一股「潘玉良熱」,使她的畫價身價同等於徐悲鴻、林風眠、趙無極、吳冠中等,這也算是一種對她「不甘」申訴「平反」吧

草間彌生

日本國寶

與前二者不同,草間用藝術治療自己、用藝術包裝自己,用行銷迅速開拓自己藝術之路

1957年,草間出走紐約。她說:「留在日本是不可能的。這裡有的父母、家、土地、枷鎖、社會習俗、偏見.......對於我那些藝術而言......挑戰生與死界線的藝術.......這國家大小、太卑屈、太封建、而且太蔑視女性。我的藝術需要一個更自由開,更寬闊的世界。」
今年已90歲的,還是帶著紅髮,穿著红點洋裝,成為世界焦點。自十歲起,她已患極罕見疾病,使看到的事物上,都滿佈圓點。她沒有放棄,反而利用圓點,畫了她南。藉著現代的科技,巧思,把南瓜變成可複製的金屬雕塑一個一個往世界各地行銷。同樣,她的圓點的服飾、家飾、行動藝術、裝置藝術也為日本來豐厚的財富,使她進身成為日本明星藝術家。然而,我們的圓點女郎每天還是在畫,只因畫是唯一能讓活下去的途徑。她堅持「即使遍體鱗傷,也要把生命活成永恆」

三位女家,走出自己,走進歷史,也絕非偶然。她們都很長壽,堅持及堅決,在人生的長路上,奮勇完成自己的理念
photo courtesy of : huckmag.com, sina.com.cn, poplady-mag.com

潘玉良vs 歐姬芙 vs 草間彌生 (一)

上世紀畫壇,女畫家還不多。美國的歐姬芙(1887 - 1986),中國的潘玉良(1895-1977)。日本草間彌生  (1929- ),都是巾幗不讓鬚眉,在藝壇上亮光閃閃
畫家都有異於一般人的故事,一份對藝術的完全奉獻。然而,藝術徧徧又是這樣的難以,沒有公程式 formula。大部份的畫家生前都很苦,畫畫不易維生。然而,這些畫家都沒有放棄。是痴、是儍、迷上了畫畫,其中的滋味,只有箇中人懂

在清一色的男性為主畫壇中,女畫家想出頭很難。本文三位女主,都沒有家庭,沒有孩子,一生奉獻給藝術。拙文(7/5.2019)「草間彌生的密碼」中,草間說 :
「與其被世人的眼光或是古老的道德束縛,女人不如提個行李箱,要飯也好,露宿也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活,就像我一樣。」。

歐姬芙擇了荒野
潘玉良擇了異鄉
草間擇了精神病院
那裏,才她們的自在。

歐姬芙密碼Beyond,超越一切有形的束縛,飄逸於雲端
潘玉良密碼不甘,不甘於卑賤、不甘於困苦,力爭自信,努力向上
草間密碼圓點將狂熱的生命、繩之以條律,用重覆圓點,把自己的幻覺發洩出來。

中國的潘玉良(1895-1977)
也許是出自青樓,潘玉良比許多人敢畫裸體畫。人有著最美妙的線條,最多樣的風姿。西洋畫注重人物寫生,模特兒。就像畫風景、畫水果一樣是一種基本功的訓練。唯中國人重禮教,裸體畫自是禁忌。

潘玉良畫自已的裸體,然而這些粗手粗脚的裸女,和誇張奇怪的姿勢,看來很難與色情沾上邊。很可能,她是省下聘用模特兒的錢來畫自己。很可能,弧獨的生活,已沒有其他的事情,引發她的注意。她的早期作品,尚有巴黎名家的影子。後期的作品,她用中國書法的線條畫油畫,形成中西合體的獨特畫風。潘玉良做人所不做,能人所不能,遂能在中國民初的畫壇中,成為奇葩潘玉良自豪地說:
「我的一生,是中國女人為愛和理念爭取女人自信的一生。」
徐悲鴻評潘玉良
「夫窮奇履險,以探尋造物之至美,乃三百年來作畫之士大夫所絕不能者也。」(下期待續)
photo courtesy of : Wisconsin Women Making History,new.qq., nordic.com,art-news.

潘玉良vs 歐姬芙

執扇自畫像44歲作
潘玉良(1895 - 1977 )
安徽博物館藏



潘玉良老是愛畫自己,要肯定自已是誰。畫中,很沉重,掛上一絲無耐。人物姿態有點僵硬、卻很有力,很大氣,沒有半點女性的纖弱;畫面呈現真實、坦然,沒有過多的驕飾。用色與構圖有著梵高、馬諦斯、莫迪利亞尼(Modigliani的氣習;中式衣著,手中扇子,玉良的中文簽名,訴說著畫家心中忘不家鄉的情懷
認識她的人這樣描述了「有男性性格,
像條硬漢子,很少流淚。並不柔弱嬌美,卻多愁善感。她說話很粗獷,一口揚州口音。為人豪放,不拘小節,有時是不修邊幅。」「能喝酒,會劃拳,愛唱京戲。女唱男,唱黑頭鬚生。」
與歐姬芙(1887 - 1986)同時代,中國有個潘玉良(1895-1977)

歐姬芙用真實、理性、低調、具體的把自已活出她要的樣子,潘玉良卻是用強烈、控訴、高調、頑抗自已有汙點的人生。前者是個紐約藝壇的寵兒,後者是個被上海社會歧視的風塵女子。然而兩個人的成就,都驚艷了中、西方的畫壇。

潘玉良沒有選擇人生路 (請對照上期歐姬芙人生路)
1,喪父。8,喪母。
13,被舅父賣入青樓。
18遇恩人潘贊化同盟會會員新文化的倡導者)。他同情她,為她贖身收為二房,教她認字,請老師教作畫。
* 231921,劉海粟等自巴黎學成返國,即創辨上海美專,設男女同校,用模特兒作西畫教學,直擊中國禮教,成為「名教罪人」。潘玉良以第一名的成績,成為美專的第一個女學生。她畫了自己的裸體自畫像,引起了軒然。加上出身貧賤遭同儕排斥退學
26潘贊化成就,就讀於里昂國立美術學校
* 33歲,畢業於義大利羅馬國立美術學院。回國受上海美專校長劉海栗聘為西洋畫科主任。在國內舉辦五次個展。然而,脫不了的身世,無情的打壓,使她絕望、決心逃離這一切的枷鎖。
* 42歲,辭職後重赴法國,在法屨次獲獎,為當時西方畫壇所接受。她堅持做「三不女士」「不入外國籍,不談戀愛,不和任何畫商簽定合同,努力做一個獨立的人。」苦的歲月中,堅持做自黯然的終老他鄉。
82逝世巴黎。遺願託咐把所有作品運送及家鄉

當歐姬芙順利完成「Beyond 超越」的人生路,潘玉良卻因自已的「原罪」,步步辛,客死他鄉。(下期待續)
潘玉良畫作品短片

Photo courtesy of kk news, read.com, xui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