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弗林家族女子肖像(畫引子48)

霍弗林家族女子肖像

Geborne  Hoferin (~1470)

匿名畫家 Artist unknown 

53.7 x 40.8cm 銀杉上油畫

倫敦國家美術館藏


我們在看一幅15世紀女子的肖像畫。第一眼看見的,是那重重包裹着女子的頭巾。咦!白頭巾上,有一支蒼蠅。用手撥一撥,是真的,怎可能,很搞笑啊!


解謎


典型15世紀,早期文藝復興的畫作,畫工很細,畫家不詳,屬施瓦本(Swabian)女子優雅的神態,有點俊肖,神態自若。

眼神畫出了期待,嘴巴畫出了肯定,手上拿著一束「勿忘我」,畫出了希望。


黑白對比的服飾,秀出衣料、手工和飾品的高級感,女子來自富裕之家,沒有留下姓名。


肖像畫左上角有 Geborne  Hoferin ,英譯為Born a Hoferin,意為「出自霍弗林家族」。

「霍弗林家族」屬中世紀時代,施瓦本地區(現德國南部、瑞士及法國部分地區)的知名家族。通常,只有富人,才請得起畫家作像。又為了一幅肖像,女子要坐上很久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家族,或這個女子,又如何能接受,一隻蒼蠅的存在呢?


細看蒼蠅,畫工逼真,每根腳畫了影子,很立體,幾可亂真!

蒼蠅曾用在藝術表現中,象徵死亡。女人子手執「勿忘我」,是否寓意勿忘已故女子。畫作是否家族委任畫家,為紀念女子而作,有此可能嗎?


可用蒼蠅紀念先人,有點失敬吧!也有研究說,這是畫家的惡作劇,不明原因,畫家匿名了,或是被消名了。也有人認為,女子與畫家是惡作劇的同謀者,搏君一笑。只是覺得,蒼蠅的存在,使畫作生動了,引起更多注意也使這幅畫作成了啞謎,猜謎者眾,歷久不衰!(待續)


紅色扶手椅上的塞尚夫人(畫引子47)

 

紅色扶手椅上的塞尚夫人
Madame Cézanne in a red armchair, 1877 
保羅·塞尚 Paul Cézanne (1839-1906)
油彩布本 55.9  x 72.4 cm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收藏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我們留下一個神秘的微笑,塞尚「塞尚夫人」,卻給我們留下一張苦悶的臉。空洞的眼神、憂郁的嘴唇、古板的髮髻,裸露的耳朵,緊握的雙手,拘謹的放在寛大、不時髦的衣服上。女人靦腆、害羞、敏感,沒有一點想要做女主角,該是個溫良的賢內助吧!可事實並不如此。在所有「塞尚夫人」作品中,我們都看到同一表情,同一姿態,夫人被「消聲」了,沒有機會發言。


塞尚及夫人

霍滕斯 · 菲凱  Hortense Fiquet (1850-1922 )

19 歲遇見塞尚,成為塞尚的模特兒、戀人、情婦、22歲生下保羅 。塞尚生于法國南部,父親為銀行家,保守強勢。塞尚初學法律,後在父親的同意和資助下,轉向繪畫霍滕斯是一名書籍裝訂工兼模特兒塞尚刻意隱瞞了霍滕斯和保羅的存在,一家人分居兩地47歳,在父親應允下結婚。父親去世,塞尚得到一筆豐厚的遺產,卻選擇與他認為膚淺、多疑的妻子分居。他對朋友說:「我的妻子只關心瑞士和檸檬水。」他們是兩個世界的人。


塞尚畫了夫人共20年,出現在29幅肖像畫中,兩人的愛恨情仇,沒有任何的記載。塞尚最後把他的遺產全數給了保羅,他們唯一的兒子。


挑戰印象派

19世紀的巴黎藝壇,正是印象派畫家全盛時期。他們興高采烈的擁抱陽光,共同歌頌中產階級的崛起。然,塞尚在巴黎,沒有得到印象派畫家的光環,黯然離去。回到家鄉,發奮圖強,埋頭苦幹中,成就自己的理想,走自己的路。塞尚不斷在嘗試,如何把印象派的鬆散,變成结實,把印象派的「刹那Moment」,變成永恒

細看一看「塞尚夫人」,就像他所畫的一幅風景、靜物。他試圖用幾何圖型,來看待所有的物體。這樣塞尚夫人的眼睛、鼻子、嘴唇,都可以用不同的形塊及色彩組合,不寫實、沒情緒。夫人與背景都是不是主角,重點是塞尚的理想藝術的一氣呵成。


印象派藝術變堅固而持久,像博物館中的藝術一樣

柱體、球體、圓錐處理大自然景色,並顯示各物體的最洽當角度,使物體的每一側、或它的向中心點。

沒有試圖複製大自然,我表了大自然。

聖維克多山」
塞尚學習法律的規律及嚴謹,來鋪陳發明 。 他把聖維克多山」重新組織,棄實從棄繁從簡,棄單點透視成多點透視棄用眼睛判斷而從腦筋分析。他主宰了大自然,他畫的他的「聖維克多山」他重覆畫着每一主題,一生完成1300多幅作品,其中肖像畫佔162幅,聖維克多山」60多幅,自畫像40多幅,塞尚夫人」29幅。這些畫,只是他從事藝術的軌跡。可他的畫,卻知音寥寥。

「塞尚夫人」



在夫人的畫像中,我們看到,夫人,就像一座山、一顆樹、一個蘋果一樣,沒有帶入情感、冷酷的構圖及色彩的演練。或許,塞尚所畫的夫人,正是自己真正個性的投射,看到的盡是惆悵、孤獨和無奈,寫照了塞尚寂寂無名,壯志未酬的一生。

「現代繪畫之教父」
1907,塞尚逝世翌年,巴黎秋季沙龍為他辦了隆重的回顧展,反應熱烈,盛況空前。畫家終于吐氣揚眉,登入藝術殿堂,他的作品,終獲巴黎藝壇所肯定

塞尚解放自然,是發生在1885,距今137年前。被解體的畫,不再屬於物體,而屬於畫家,引伸了立體派及抽象派等的誕生。他成為年輕畫家的偶像,畢卡索稱他為「現代繪畫之父」,並與梵谷、哥更並列同為後印象主義 Post Impressionism 三傑

坐着的書記


坐着的書記 
The Seated Scribe c. 2620-2500 B.C. )
也有稱為「蹲着的書記 」The Squatting Scribe
彩繪石灰石(Limestone)雕像
53.7 x 44 x 35cm 厚 
法國羅浮宮收藏

在埃及薩卡拉 (Saqqara) 墓地發現,一座無名工匠所雕塑的書記石像,年代可追朔到埃及王國第四朝代 (距今4600年),書記今年可已經 4642歲了。
書記安靜的盤膝而坐,專注聆聽於法老王,正在做記錄的工作。紅棕膚色的書記,穿着白色的短裙,直伸到膝蓋,手中拿着半打開的纸莎草卷本(papyrus)。巧妙的工匠,把書記的右手,用食指及大拇指,圈成了一個筆插,放置書記的筆,卻也造成了筆的不在原位、掉失了。雕像製造很用心,手、手指、指甲、肚臍、乳頭等等,都是精心建模,恍怫看到肌膚的柔軟和彈性,十分迫真。
從身型體態來看,書記是個中年人。微突的小腹、顯示生活豐足不匱。胸前用木塞做的乳頭仍在,手指腳指也都有刻劃。比較起同時期古埃及埃及帝王雕像,書記表情比較人性化,平易寫實。

書記黑髮、臉方、唇薄、目光明亮。他的眼睛,是用紅脈白菱鎂、中央有透明结晶的礦石造成。透明的眼球,前面打磨光滑,後面塗上一種藍色的天然膠著劑,做了藍光閃爍的眼珠,並用銅扣緊鎖在眼眶中。眼眶四週塗以黑色鑛物塗料,很典型埃及流行的古埃及的粧扮。㯫說當時埃及人相信「黑眼線」、具有防曬和防邪惡入侵的功能。看起來,工匠應
複製了一個以真人為本的書記。
石像出土自一位埃及官員名 Kai 的墓穴,製造目的,是使死者可以超越來世,繼續書記的工作。可見書記職位和份量,在當代王室高官中,對現世及來世生活,都顯得十分重要。書記是有識之士而並非王官貴族,所以工匠可以盡情發揮,製作一位體態自然,表情專注,充滿機智,宛若真人。「坐着的書記」,特點是「蹲着」,有別於一般「站着」的古埃及帝王像,其製作之擬人化,為古埃及藝術,留下上承之作,成為羅浮宮一大珍藏。

坐著的書記:一起來看看專家如何解讀。

本文首載自2017/11/24日。「活出色彩」,創刊自2016年10月,共有253篇文章。最近做了一番整理,把一些箱底有趣的「美的體驗」,重新編排刊登,再一次與舊雨新知分享,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