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 (畫引子33)

拾穗者 The Gleaners (1857)
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 
油彩布本 83.8 x 111.8 cm
巴黎奥賽美術館收藏

三代勤勞的婦人,在莊稼人忙於秋收的前方土地上,拾起剩下的麥穗。左邊戴藍帽的年輕婦人,彎着腰,左手放背,拿着麥穗,動作勤快。中間戴紅帽的中年婦人,深彎着腰,邊拾邊把麥穗放入口袋,動作艱辛。右邊戴黃帽的年長婦人站着,手執麥穗,正想重新彎腰拾穗,動作緩慢。婦人們重覆着無休止的辛勞,只為生存。

穗,活了貧苦中最勞苦的人。在米勒的筆下,她們壯實的身影,帶着勞動者的高度,不卑賤,沒有哀傷。

「拾穗」是西方古老習俗,農收後,莊稼主都會留一些麥穗,憐憫貧苦的人。舊約聖經「盧德傳」中,記載孝賢的異邦婦人盧德,在丈夫去世後,仍不離不棄跟隨她的婆婆,信奉天主,並拾穗來養活她。盧德的孝賢,感動了丈夫的兄弟波阿次,娶她為妻,並應允為其已亡兄弟之家族立嗣,保存了婆婆的支派,盧德便是這支派中,赫有名達味王的祖母。行善積善果,便是「拾穗」的精神。

43歲的米勒,以寫實帶點粗獷的手法,描繪了田園間的實際生活。後方,三個高堆麥垛,忙着載運農夫,騎着馬的莊稼主,和遠方的教堂,在曚朧中,做了配角。三個婦人,背着光,遮掩了粗糙與平凡,如三尊雕像,站立在神聖的土地上拾穗,構成一幅優美、沉重、意境崇高、歌頌最卑微勞動者的作品。1857年,「拾穗」獲展於法國「沙龍畫展」中,卻因題材而飽受中上層階級質難,一時聲名狼藉。

米勒 (1814-1875) 
* 19世紀法國巴比松寫派最著名畫家
* 米勒出於法國農家,是虔誠的基督徒。幼年曾幫忙田間農作,熟悉農務,成為他日後畫作靈感來源。
* 19歲,父親送他到肖像畫家學畫。兩年後移居巴黎繼續學畫。
* 26歲第一幅肖像畫入選沙龍,開始了肖像畫家職業生涯,日後卻以描繪農村生活聞名。
* 32歲作品成功入選沙龍,政府收購了他的作品。第一任妻子早逝,無嗣。
* 35歲與第二任妻子及九個小孩,遷往巴比松村定居。
* 39歲作品得沙龍二等獎,獲官方認可及訂購。他的畫,有知音,生活穏定。
* 56歲被選為沙龍的評委,經濟狀況好轉,卻因健康狀況不佳,無法履行政府之委托,五年後病逝。

巴比松畫派 
巴比松村
1830年至1870間,巴黎郊外,楓丹白露森林路口的巴比松村,聚集了一群熱愛大自然的現實派畫家。他們出自中下階級,許多不曾受過正統美術訓練,他們被稱為巴比松畫派。

康斯達伯(1776 - 1837)
1824 年,巴黎沙龍,展出英國畫家康斯達伯的「乾草車」,活生生的色彩與筆觸,沒有潤飾,畫出活生生的鄉土氣習,獲授金牌獎,也感動了許多年輕畫家,回歸田園,成就了巴比松畫派。
描繪自然的願望
巴比松學派,脫離浪漫主義的不切實際,傳達另一種不同於主流的美感。他們擁有描繪自然的願望,記錄農村生活的樸實,令人看到小人物的沉默刻苦,大自然溫柔包容,和生命力的生生不息。他們著迷於研究自然中的空氣與光線的變化,熱中表現大自然的與剛強。他們是純粹風景畫的先驅,也是印象派的前驅。

米勒的畫
地平線下的農民,樸實,虔誠。站在土地上,祈禱、感恩。米勒要以崇高的感覺對待平凡,賦予藝術真正的力量。」

米勒在他的書信上提到:
我想把所有必要的東西,都強烈而完整地表達出來,因為軟弱的說出來,還不如不說。

他們(巴黎藝術評論家)想強迫我接受他們的畫室內的藝術,損毀我的意志。不,不!我生為農民,死為農民。我說我所感,我畫我所見。我堅守陣地,絕不退縮;如有必要,我會作戰到底,並以此為榮。

說實話,農民題材最適合我的天性,因為我必須承認,冒著你把我當社會主義者的風險,人性是藝術中最讓我感動的......

對我來說,快樂的一面沒有表現出來; 我不知道它是否存在,但我從未見過它。我所知道的最快樂的事情是平靜、寂靜,無論是在森林還是在土地裡。不管土壤是否可耕種,都很美。它總是給你一種很夢幻的感覺,雖然是一個哀傷的夢,卻很美。

米勒 (1814-1875) vs 梵谷 (1853-1890)
梵谷喜歡米勒,曾多次模仿他的作品,很明顯的,梵谷不是農夫,作畫的動機及結果,截然不同。(請待以後文章分析)。

米勒 vs 梵谷 vs 畢卡索 (1881-1973)
米勒的「午睡」,寫實、安詳 (上圖1),「人性是藝術中最讓我感動的」,代表了現實主義

梵谷摹倣了米勒的「午睡」,卻用自己活潑的色彩和筆觸 (上圖2),變成只屬梵谷的獨特風采「我就是我的畫, I am my painting代表了後印象主義。

畢卡索索性以戲劇式的誇張 (上圖3),使「午睡」變得自由、喜樂、甜美,我畫我想像的,不是我看見的」,畢卡索「新古典時期」的作品。比一比,你喜歡那一幅 ?

米勒作品集

下期預告: 
7 月10日  :  Jinna 臨摹「拾穗者」畫作。
7 月17日  :  畫引子「梵谷」整合。
7 月31日  :  將介紹新畫引子「梵谷與米勒」。敬請留意,謝謝。

呔月之犬 (畫引子32)


呔月之犬 Dog Barking at the Moon (1926)
米羅 Joan Miro (1893-1983)
油畫布本 73 x 92.1 cm 美國費城美術館藏

我們看米羅的畫,要用想像的。狗、新月、鳥、梯子、黑夜。「吠月之犬」是一則加泰隆尼亞的民間故事,狗對著月亮吠叫,月亮說:「我才懶得理你呢!」長長的,伸入黑夜中,見飛鳥。米羅在說夢 空虛、弧獨、求助、無援渴望、逃脫、自由;怪𧩙荒謬還有.....

米羅的活潑題材及鮮豔色彩,來自家鄉,點亮著背景的黑暗與虛無。在非理性的殘暴現實中,渴望家國自由米羅有如「呔月之犬」,在無情的時代中找尋意義,在現實荒謬中找尋出口。

米羅 Joan Miro (1893-1983)
20世紀西班牙畫家、雕塑家和陶藝家 生性內向,靦腆寡言,喜歡幻想,從小就想成為畫家。26歲從家鄉到巴黎,便要面對一個「流派 -isms」林立的時代。生於兩次世戰最動亂的年代,他卻以超越自我的藝術,對抗這一切的不幸,撫這一切的荒謬,啓發一個給觀者伸展無限暇想的新領域。

超現實運動 :
1924年,31歲的米羅,投身「超現實運動 Surrealist Movement 1920-30年」中。這個運動影響了整個歐洲,含括了文學、詩、音樂、劇和藝術。

超現實主義理論起源:
1.精神分析學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 - 1939)的理論,認為:
「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潛意識)往往以扭曲的形式出現在夢中」。「夢是願望的滿足」。

2.達達主義 Dadaism (1917年成立於瑞士聯邦的蘇黎世城)主張反戰、反傳統、藝術追求無意義的、非理性的隨興偶發

3.1924年,詩人Andre Breton 在巴黎發表了第一篇「超現實主義宣言」:
意譯: 純粹的心理無意識行為(口語、文字或其他方法),取代實際思考運作,完全不受控於理性,亦不作任何美學或道德的考量。」


我開始畫畫時,畫就在筆下做出了建議與判斷,畫出一個女人或一隻鳥的感覺.....作畫的第一階段是自由的,無意識的......第二階段就要小心盤算了。

米羅
*是詩篇、是樂章、是謎語......
*是潛意識、是夢境、是願望.....
*是 Cry of Joy(喜的淚)
療癒時代的憤怒和悲傷。
*是 Ladder of Escape (逃生梯),通往生命渴望的自由。

發覺超現實主義畫作,都會有意想不到標題。Sense the senseless, 把無意義的畫,說個明白,只是說了也徒然,還是讓觀者自己去領會吧!
加泰隆尼亞風景(獵人) 1924年作
Catalan Landscape (The Hunter)
米羅 Joan Miro (1893-1983)
油畫布本 64.8 x 100.3 cm
美國紐約MOMA美術館藏

林林總總的體,造型活潑,顏色鮮明。構圖嚴謹技巧熟練。土黃配粉橘的背景,和諧悅目。

歸根究底,米羅的畫,還是帶有一切美學的基準,逃不出美學審判的法眼..........很。當所有傳統價值都遭到「虛無」唾棄時,這位加泰隆尼亞的老還是保有一顆純淨的,令人驚艷。

家鄉之光
米羅,生於西班牙東北、加泰隆尼亞Catalonia自治區的首府巴塞隆納。加泰隆尼亞曾多次起義,脫離西班牙的統治,始終未 身為加泰隆尼亞人,米羅堅守家鄉的傳統,戰戰兢兢地傳遞著家鄉濃密細緻鄉土氣息,一生無悔。

米羅單純,生活有條有理,活在自己的畫中。他把內心的意識,投射成符號:星、月光、圓點、眼睛人、小鳥、梯子等等,代表著他的宇宙天地。他用原色作不經意的在畫布上天馬行空,無拘束。他的吶喊,還是帶著詩意。他用零汚染的純真,呼喚著荒謬世界也可有美夢。他帶著凱旋回家,成為家鄉之光。

米羅 vs 畢卡索
比一比兩位90歲老人的自畫像:米羅的善與平和vs畢卡索惡與控。兩張畫,都很大膽有力,毫不隱瞞的說:這就是我。
畢加索(1881-1973)與米羅(1893-1983),相差12歲。生於同時、同地。是同鄉,也是好友。
初到巴黎,米羅就拜訪了同鄉畢卡索畢卡索曾買下米羅 26 的自像,作為肯定與鼓勵。
米羅自畫像1919年,26歲作
畢卡索的引薦下,米羅認識了巴黎藝術的畫家、畫商及各式各樣的畫派。畢卡索,年輕米羅表示了望,他決意要走與畢加索相反的路。

畢卡索的自負和米羅真誠
畢加索的名言:
我畫我想像的,不是我看見的。

今天的界已不合,那我為何要畫出合理的畫呢 ?

米羅卻說:
當我站在我的畫布前,我不知道我會做什麼,我是第一個被畫出的東西感受到驚訝的人

藝壇之光
兩人同行於20世紀藝壇中,同樣天賦奇才,多才多藝,熱中於繪畫、壁畫、版雕塑與陶器、表現出色。两人也沒有辜負上天賜予的長壽,一生努力不懈,成績斐然。遺憾的是,米羅依然懷著一樣的情操,走不出他的夢畢卡索像走到歪理的盡頭,為創新而創新。然而,他們的真、他們的為藝術的奉獻,始終如一。

20世紀,達主義(1914-1918)掀啓了「反戰、反傳統、反藝術」的運動,米羅畢卡索,都是箇中的表表者。他們的創意源源不絕,承先啓後,對後世影響深遠,功不可沒。

米羅作品集
Photo courtesy of "Miro", Taschen published
通告:
我會在每月月刊出版中間,加插我的畫,或把以前的文章滙整,成為「畫引子」。本文是我把五篇有關米羅舊作的整合。
預告:  7月3日,將介绍法國畫家米勒 (1814 -1875) 的作品。敬請留意。

好朋友

好朋友 Lady in Blue dress (2019)
Jinna 作
膠彩布本 75 x 90 cm
好朋友是個老師,一個高挑的古典美人,喜歡靛藍色、寶藍色。一天相約她穿了一身的粉紅。認識她好幾年了,好陽光、好活潑、好真誠,還帶了一浪漫.................感謝有,珍惜彼此!

活出色彩 2021


保持好心情 .活出色彩 2021
Easy . Coloring Life
Jinna 
油彩布本 90 x 90 cm

靜物與花 (畫引子31)


靜物與花 Still-life with Flowers (c.1700)
瑞秋. 魯伊斯 Rachel Ruysch (1664 - 1675)
油畫本布 75 x 58.5 cm
瑞士 Hallwyl 博物館收藏

畫面中,花姿招展。四季奇異珍貴之花,一起繽紛綻放,很完美。巴洛克 S 弧型的動律,色彩華麗,很氣派。師法自然,精工細鑿,很真實。暗色背景中,光灑在花朶上,很立體。花間點缀的小昆蟲,添加了情趣,很豐盛。
荷蘭女畫家,用寫實之花,謀虛擬之境,精工細鑿,端出了美的盛宴,展現了三百多年前,荷蘭黄金時期的繁榮豐盛,和人民對美的嚮往。她的作品,像維梅爾的畫,理性的美美的、零缺點,深受寵幸。

瑞秋.魯伊斯 (1664 -1750)
*17世紀荷蘭黄金時代,知名花卉女畫家。
*生於海牙,父為植物及解剖學教授。
*自小隨收藏植物樣本,練習描繪花卉昆蟲。
*15歲從當地花卉名師阿爾斯特學畫
*18歲已能獨立銷售自己的簽名作品,也為植物收藏家作標本圖樣。
*29歲嫁給肖像畫家 Juriaen Pool,共育10個孩子。其知名度及畫作收入,使她可以顧佣理家。
*37歲夫婦共入選為海牙繪畫協會會員。
*44歲被任命為德國王子宮廷畫家,並獲准可留在家中,全職畫畫共八年。
*83歲終。一生享有長達60年之久的美好繪畫生涯當年,她的作品售價,比名畫家林布朗還要高。 她的名聲,享譽國際,直到今天。

魯伊斯 vs 阿爾斯特 (1627 - 1683)
在魯伊斯啟蒙老師阿爾斯特作品中,可以看到學深受老師的影響,可老師的名氣不如學生。可能,老師的專注,不只是花卉;也可能,老師少了學生一生幸運,命也?!

魯伊斯 vs 奥斯特维克 (1630 - 1693)
比魯伊斯大39歲的女畫家奥斯特维克,也以畫花卉知名。其作品獲歐洲皇室以高價收購。她選擇了獨身,不是妻子,不是母親,把一生奉獻給藝術。可惜在當時的封建社會,還是件不被接受的事,使她被拒於阿姆斯特丹畫家協會門外。

那個年代,荷蘭花卉畫極流行。比較三人的作品,魯伊斯明顯的展現了更精確豐盛氣派完美的風采。

魯伊斯 vs 歐姬芙(1887 - 1986)
223年後,美國出現了一個愛畫花的女畫家歐姬芙。
摘錄拙文:https://jinnaart.blogspot.com/2019/08/the-beyond.html
她的人生就是作- total work of art.
她做她的選擇- do things her way.
她用真實、理性、低調、具體的把自已活出她要的樣子。
歐姬芙說:
「當那些人用<性>來看我的畫時,他們該是想到自己的風流事吧了。」
「男人們總是把我說成是最好的女性,我卻認為我同他們,都是出色的。」

花卉女王
魯伊斯選擇做母親,選擇做畫家,成功的活出她要的樣子,更不介意做個只花卉畫家

魯伊斯存世有簽名和日期的花卉作品,共250幅她沒有動人的故事和驚世的語錄,她以科學為本,自然為鏡,表現了花卉的極緻。在平凡中,平實的做好自己,聰明的守護着最沒有爭議的題材,避開了以男仕為中心的藝壇競賽,成功的保守了藝壇花卉女王的寶座。

邀您來近距離的欣賞:
預告:  7月3日,將介绍法國畫家米勒 (1814 -1875) 的作品,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