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寶島 (1.基隆正濱漁港彩色屋)

彩色屋

正濱漁港

和平橋

渡船頭阿信乀灶

阿根納造船廠遺址

我們真是有福,不用走太遠,台灣的美麗風光,盡在眼前。出門走走吧,去海邊.........


基隆正濱漁港彩色屋,可比得上義大利威尼斯彩色島。2017年,基隆市政府展開「正濱漁港懷舊碼頭色彩計劃」,給16棟老房子,添上彩色,繽紛耀眼,成為基隆必訪之地。我們去看看吧!


到了漁港,站在和平橋上,已看到彩色飛揚的對岸。走不遠,走進了彩色屋群。房子上妝後,變「洋」了,充滿異國情調。我們在「海那邊」,面對海,點了一道關東煮,款代自己;在「畢卡索屋」喝咖啡,聊天。堤旁停了一艘船,邀你出海喝咖啡。美好的下午,悠哉悠哉!


彩色屋對岸有個福德宮,廟前有個麵攤,人不多。老中少三代,在堤上垂釣,孩子們數着魚獲。廟旁有家「渡船頭餐廳」,老闆是個藝術家、也是個好客之人。畫很美,海鮮新鮮又便宜,來嚐鮮一下,款待自己。


往前再走一下,看到阿根造船廠。難得一見這麼大規模的遺址,慶幸有宏觀的智者,讓它保存了下來。


宅家中,分享美景、美食、尋寶之行,换個好心情。




戴大帽子的珍妮赫布特恩 (畫引子44)

莫迪藝術上

戴大帽子的珍妮赫布特恩 1918
莫迪里安尼 Amadeo Modigliani (1884 -1920)
油畫,54 x 37.5 cm  私人收藏 

簡潔畫面中,看見一位安靜、神秘年輕女子,帶著一頂寬帽子,兩指點在下巴若有所思。典型的肖像畫格局中,却畫着過長的臉、歪歪、杏仁眼眶、過小的紅唇和極誇張的脖子、肩膀及雙手,抽離了真實的具像。這正是莫迪里安尼(暱稱莫迪)作的特徵。他給女子帶上了面具,沒有畫上眼睛!她是誰?

她是珍妮.赫布特恩(1898-1920),一個美麗、有天賦未來畫家(下圖左)。她畫了她至愛
莫迪(下圖中),也畫她
在短短三年內,為莫迪而死(下圖右)
珍妮被稱為莫迪的妻子,但這對夫婦未曾結婚。19歲春,她認識了浪慢、魅力十足、波希米亞調調,喜歡背誦但丁神曲的莫迪。珍妮父母的強烈反對下,兩人深深相愛。20歲,女兒出生。22歲冬,莫迪病逝的第二天,她帶着胎兒,從陽台自盡。她,是傻、是痴、還是被咒了?

莫迪里安尼 (1884 -1920)
莫迪里安尼,出自義大利西班牙裔猶太家庭,從小就喜歡畫畫,幼年得了傷寒。16歲,感染了當時最可怕的肺結核,差點送命。稍痊癒後,母親應驗承諾,帶他流覽義大利佛羅倫斯博物館,並讓他學畫畫。22歲,他勇闖藝術之都巴黎,遇見雷諾畢卡索等。這些年輕畫家,深深被塞尚的畫及非洲的雕刻所感動。莫迪沒有成為印象派或立體派畫家,而致力於人物及肖像畫的創作,開創了人物畫的新貌。

Modi,是莫迪里安尼的暱稱,與法語 maudit,意為「詛咒者」同音。這位被詛咒的畫家」,酗酒、吸毒、玩命及沒有明天的男人,長得不高,卻很帥,很浪漫,很有女人緣。愛上他的女人,都給他做了模特兒,也給予他經濟援助。他經常手不離畫筆,畫着各式各樣的人物。他的畫,賣不好他唯一的個展,卻因牽涉裸體,被警方勒令停展。他窮到發慌,常常用畫作來換取生活費,和麻醉自己,試圖隱瞞及躲避他無法治愈的疾病。自我毀滅的生活方式,使他的藝術被埋葬了。35歲,因患有結核性腦膜炎,加上濫用藥物,引起併發症猝死。死後翌年,他的聲名大噪,作品變得洛陽紙貴,連警察也很要一張他的畫,歷史又重演了一幕梵谷悲劇

莫迪里安尼的藝術:
1.  原始純粹:
長長的鼻、空洞的眼,靈感來自於非洲的雕刻面具。他筆下的人物,都像帶了面具,沒有他解說,眼睛太美麗、太親切了。他被稱為面具背後的人,把人的秘密,深藏起來。莫迪藝術,純粹中,帶着神秘
2. 古典優雅:
長長的肢體,優美的體態,靈感來自於文藝復興神話。生 (1485),提切 (1445-1510) 的作品,博物館收藏維納斯剔透體態柔美長長嬌弱無援。莫迪藝術,纖柔中,帶着優雅。
3. 中古悲情:
光滑平坦的色塊,概括簡單的輪廓,赭石的色調,含着中世紀聖像畫中古意和悲傷。莫迪藝術,木納中,帶着悲情。
4.無言獨白:
27歲到30歲間,莫迪幾乎放棄畫畫,醉心於他的頭像雕塑。來自古希臘和羅馬藝術的靈感。雕塑幫助他思考如何簡化形式,用最簡單的方式展示事物的本質。莫迪的石雕,有著他獨特的優美與沉靜,充斥了無言、排斥了憐憫,隱藏着改變不了的命運。雕刻生涯,終因患病,體力不支而放棄。莫迪藝術,無言中,帶着無奈。
5.苦盡甘來:
1918年,莫迪和珍妮熱戀中,他們去了充滿陽光的法國南部,畫了很多孩子的肖像。莫迪畫中的女孩,露出了微小的希望。
莫迪藝術,苦澀中,找到甘甜。
6.真愛來遲: 
莫迪共畫了廾多幅珍妮畫像。最後,他終於為他的真愛,補上了睛,也點亮了他的人生當我找到你的靈魂時,我會畫上你的眼睛。」,這一切,都来得太遲了。莫迪藝術,回眸中,情深意濃。

被詛咒的愛情


莫迪藝術下 

2/5/2022已出版。https://jinnaart.blogspot.com/2022/0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