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畫像 Self Portrait (1889)
文生 . 梵谷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油畫 65 x 54 cm
文生 . 梵谷 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
油畫 65 x 54 cm
法國奧塞美術館收藏
梵谷把作此畫後的心情,给弟弟西奧寫道:
梵谷把作此畫後的心情,给弟弟西奧寫道:
「請你細看這幅畫,我希望你會注意到我的情緒已較平靜, 雖然我的眼神還是那樣的不安。」他在告訴西奥,他的病情,已有好轉。此畫作完成於1889年9月,離他逝世的日子,1890年7年29日,還有11個月,那時候的梵谷,對人生仍然抱有希望。
梵谷在世37年,共畫有37幅自畫像,記載了他失敗的現世人生,和傑出的藝術人生。
* 19世紀畫家,生於荷蘭,生活於法國,與塞尚、高更同為「後印象派 Post- Impressionism」三傑。
* 其父為新教牧師,育有六名子女。長子文生夭折,梵谷誕生,亦名文生,取代去逝長子。梵谷堅守信仰,悲憐弱勢,擁有狂熱的救贖使命。
* 11歲,就讀於私立寄宿學校,學法文、英文和德文,喜歡文學和繪畫。15歲休學。
* 16歲,進入其叔父在巴黎經營的藝術經紀公司,學習銷售藝術複製品,並大量閱讀古今藝術,及常流漣於博物館,培養了鑑賞美術的好眼光。
* 20歲,受初戀失敗打撃,無心工作,造成同事與顧客不滿,不得不請辭。
* 23歲後,屢嘗失敗的命運,得不到渴求的愛情、受解顧的店員、不被神學院取錄的學生、受辭退的臨事傳教士等等。他像個天真的局外人,不懂如何融入這複雜的人世。
* 25歲,他如願成為傳教士,赴煤礦區與貧苦人一起,同住同食;為礦工讀聖經,安慰病人。生活困苦,仍不放棄讀書和作畫,畫下礦工的辛勞。他如苦行僧般履行使命,被上級認為他「有損教士的尊嚴」,而遭解職。在極度失望中,梵谷放棄了傳教工作。
* 27歲,在弟弟的建議和經濟緩助下,決心要當畫家,遷入海牙的一間畫室。在表兄畫家毛沃指導下,完成第一幅色彩單調的油畫。
* 28歲,出於同情,與已懷孕及帶着一個孩子的妓女茜恩同居,導入愛河,因家人反對而終結。
* 30-35歲,專心研習,勤奮作畫,常模倣米勒,寫的是平凡中的豐盛。認識了印象派的畫家後,及受日本色彩鮮明的版畫影響,開始用強烈彩色和筆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然作品卻無人問津。
* 35歲,在巴黎認識畫家高更,並邀來訪其阿爾的住所,一起作畫,一起計劃梵谷心中的「藝術家公社」。在梵谷過度期望下,友情告急。失望之餘,割下左耳下部,送交一名妓女。次日,警察發現他受傷卧床,把他送入醫院,高更離去。
* 35-37歲,梵谷的信中,寫下曾有多次的精神崩潰,後世研讀他確實患有一種癲癇症,伴有急性精神錯亂和幻覺。這次事件後,他自動進入精神病院,接受療養。兩年後出院,在麥田因槍受傷。兩天後,傷勢不治,死在他致愛弟弟懷中,年僅37歲。(下圖: 法國報章作了報導。)
梵谷27歲開始畫畫,十年內,共畫了2000幅畫,其中油畫佔900張。在生命最後的兩年、出入精神病院期間,完成人生最重要的200多張油畫。可他一生,只以低價售出兩幅畫和一些素描及複製畫。 1998年,梵谷的自畫像,在纽約以7150萬美元售出。
情感有時強烈得令人不知不覺地工作......筆觸就像一席話或一封信裡的字眼一樣,源源而出,而且凝聚起來。
用「愛」比「沒有愛」,不是能更好更準確的去「感知」一件事物嗎?
我就是我的畫 I am my painting
梵谷的畫
梵谷以「自我」投入,畫出向日葵的天真自在、熱情奔放、親切感人(下圖),並稱它是「my sunflower,我的向日葵」。
梵谷在世人眼中,是個完全的失敗者。他有情有義,非理性行為,為世俗不容。鄰人稱他是傻子、瘋子,他只能以藝術來規範自己無法適從的人生。梵谷的世界,沒有誡條、沒有對錯,直率的筆觸、沒有隱藏。濃烈的色彩,帶着次序與和諧,對人生依然抱着希望。 他的年代,沒人懂他。如今,他的畫,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
梵谷的傳奇
美國知名導演 Julian Schnabel 的新作「在永恆之門前」,想透過梵谷的眼,講述梵谷生命後期的故事。在梵谷的世界中,只有他和他的畫。最後,梵谷被鄰居少年的惡作劇所槍傷(而非一般所說的引槍自殺),我想是對梵谷的平反。在戲中,他說他不曾擁有過槍。良善的梵谷,始終沒有舉報殺害他的人。(見拙文https://jinnaart.blogspot.com/2019/03/blog-post.html)
梵谷說:「我就是我的畫 」。梵谷的畫,生氣勃勃,熱情揚溢,沒有半點厭倦人生。梵谷的傳奇,盡在他的畫中、書信中,他教人相信,在所有的失望中,不要放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