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莫內遇見吳昌碩 (一)

台北故宮,正在展出「清未民初的上海畫壇」,共介紹 58 幅自1850 - 1930年間,以吳昌碩為首「海派」畫家的作品。與此同時的歐洲,「印象派」正在崛起,莫內就是其中的創始人之一。這兩位生在同一時代,相隔千里、互不相干的中、西畫家,在相距一年的時間內,畫下了相同主題的畫 - 墨荷及蓮池。「當莫內遇見吳昌碩」一文,即將要探索兩者之同異與優劣。
吳昌碩(1844 -1927) 74歲(1917)時作
143 x 70.9 cm 軸,台北故宮收藏
 
 莫內(1840 -1926) 76 歲(1916) 時作
 200x 201cm, 現藏東京美術館
話說當時的上海,因西方國家欲打開中國緊閉的大門,發動鴉片戰爭。清朝戰敗,簽立各項不平等條約,上海遂成為「國際通商」的五個貿易港之一。通商使上海繁榮,製造了城市的「新富階級」,間接帶動了書畫市場的熱絡。租界區內相對的安定,凝聚了各地各派畫家的互動與交流。所謂「海派」的藝術風格,應運而生

中國「文人畫」,這一直把持着中國自宋朝起繪畫命脈的畫風,認為畫家應具文人的修養、學問,來表現畫家的內涵。畫家須具備詩、書、畫、篆刻等四樣合璧的能力。畫家要講究品味,重筆墨趣味。更要為崇高的氣節,不褻以賣畫謀生。這使中國畫,一直以水墨山水為主流。像牡丹、這種代表富貴的主題,至今,我們根深蒂固的思想中,還是覺得「俗」。然而,這正是民間和國際人仕所喜歡及看得懂的東西。吳昌碩「雅俗共賞」的畫風,正在此時此地,為中國繪畫史,開拓了另一片天空。
(請看下期待續。)
鴉片戰爭短片
photo courtesy of National Palace Museum of Taiwan &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