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的「終身大事」

胡適(1891一1962)一生追求是理性自由
 

 
胡適的書法,一如他的名,一絲不苟,人生不含糊,充滿正面能量。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胡適提倡:
「把你自己這塊材料鑄造成器」
盡應盡的義務,享應的權利,
「沒有一點努力是會白白地丟掉的。」
適籍「胡適紀念館」展出「終身大事 :胡適及其友人的婚姻人生。」那除舊革新,崇尚自由的年代,他的友人,如趙元任、陳衡哲,傅斯年、徐志摩等,都沒有像胡適,順從了傳統「包辦婚姻」,胡先生在他「終身大事」,選擇了「情願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先生的言:
1:少說點空話,多做點實事。
2: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有七分證據不說八分話。
3:對人事可疑處不疑,對原則不疑處存疑
4: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先生寬容言:
1:寬容比自由更重要。
2:我受了十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的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們罵得太過火,反而損害罵者自己的人格,更替他們不安。如果罵我而使罵者有益,便我間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愿挨罵。

胡適早年喪父,母親成了慈母嚴父。他在母親」一文寫道 :
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歲零兩三個月)便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裡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 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胡適母親
適伉儷合照   

13歲的才子,在母安排下與江冬秀,這位素未謀面、纏腳、念過幾年私塾,識得幾個字的姑娘訂婚26才子赴美學成歸國,應聘出任北京大學教授及完成自己的「終身大事」。主張自由戀愛的他,曾寫了第一個白話文「終身大事」現代話劇劇終,女主角留下「孩兒的終身大事,孩兒該自己決斷」的字條,離家出走。然而當下的他,不願看著兩個女人揹負痛苦服從了母親冬秀結婚。

隨後母親逝世,他找到了真愛,向冬秀提出離婚不遂後他選擇了堅守他的理性及寬,使夫妻相敬重,白頭偕老

「愛情」言:
Love 只是人生的一件事,只是人生許多活動之一而已。
情願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他的沒有走徐志摩為愛情而迷惘之路,卻保存家庭和諧,使他安心的就造了一生的貢獻老來與夫人相知相守,還幽默調自是 PTT -怕太太(椐說朋友當中,老是為他的不相配的婚姻叫怨,胡先生乾脆來個怕妻論以避開話題)。胡先生堅守了自己的選擇、自己的人生。
先生「人生智慧」:
「要怎樣收獲,先怎樣栽。」


先生認為寬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不容忍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有可能是錯的」,因而認為自己「絕對之是」、而失去「要怎樣收獲,先怎樣栽。」自由

先生處在現代中國史上最動盪不安、黑白難辨、充滿權勢的年代,卻保持了一身的「無私」,令人敬重。「情願不自由,也是自由了

照片翻拍自胡適紀念館展場

胡適紀念館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