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雪vs徐悲鴻 (1)

自畫像(1922年作)
徐悲鴻(1895-1953)
素描 32.2 x 48.1 cm
徐悲鴻

上期介紹了艾雪1898-1972),他精湛的素描能力是他創作原動力,吊詭的巧思是他藝術的亮點。這使我想起了與艾雪同一時期的東方,也有一個素描根基很札實的徐悲鴻(1895-1953)

徐悲鴻於1919留法八年,受到完整的西畫訓練。他描,認為素描乃無國、世界性藝術語言。他提倡「學藝術必學素描,把西洋美術學院的課程,引進中國,掀䦕民國初期,全國各地纷紛成立美術學院的序幕。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人。年少時已受父親感染,學習書畫一生致力於「復興中國藝術」,主張「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並以西方寫實主義改良傳统國畫,成為20世紀中國新藝術的奠基人

公移山(1940)
徐悲鴻(1895-1953)
國畫 210 x 460 cm
悲鴻

悲鴻曾在1940年間,正籍他創作的顛峯時期,創作了三幅「愚公移山」。這幅國畫,是其中最經典的作品。畫中老翁倚鋤,跟鄰婦訴說自巳的願望,只要信念堅毅,可以移山,完全不可能的任務​畫家籍畫以鼓勵全民起來抗敵,保衛國土。壯漢努力的掘山移土,未完成的還有下一代的孩子可以繼續,使子子孫孫温飽,活得更好!緊凑構圖、寫實手法,捕捉人物當下的神態與動作,充滿故事張力。背景卻配上典雅山水畫氛圍。中西合壁,開新國畫之先
(待續)​

禱告

禱告 Prayer
Jinna
油彩蠟筆紙本

祈求
世界平安
人心平安

雲南行:騰沖

紫紅
實而不華
令人驚豔

銀杏村
滿天滿地的金黃色
人氣騰騰
鬚眉不讓巾幗
都帶上銀杏桂冠
村姑笑著說
一年就等銀杏樹變
幫補了整村

和順古鎮
走過一代又一代的馬幫
離家在中緬邊界「走夷方」
和順人祈望一切和順和
他日錦還鄉
恩澤故里
僑鄉回家興建學校及圖書
和順圖書館」
為全中國最大的村鎮圖書
寸氏祠內
展示有馬幫走過的文物事蹟
和順
守著入孝出忠的祖訓
地富民安
和順和諧

滇西抗戰紀念館
中國遠征軍『國殤墓園』
頌著奮勇作戰國軍
哀悼為國捐軀的亡魂
唾棄沒人性的侵略者
沖是國軍在抗日戰爭
第一個收復的縣城
衝人同共証了
歷史的哀痛與榮耀

沖風情萬千

有多樣噴涌熱海溫泉
有開濶寧靜的北海濕地
火山國家公園
大、小空山、黑空山
人可以放空自己的地方
景點都辦得有聲有色
提供賓至如的服務


建立文明旅的決心
喊出口號
文明一個人
暖一座城》
齊心做好自巳的家園
向世人招手

擔負著入孝出忠的使命
實而不
有魄力
有逺見
令人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