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畫引子38)

公移山(1940)
徐悲鴻(1895-1953)
國畫 144 x421cm
悲鴻

這幅巨型國畫,共畫了七個壯漢,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舉起鋤頭,開山闢土。愚公倚鋤,跟鄰婦與孩子訴說自己的信念,只要努力不懈,終可移山,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婦人的兩個兒子,一個幫忙搬石,一個邊聽邊吃飯,意味着壯漢未完成的任務,還有下一代可以繼承,使子孫温飽,活得更好。後方的趕着牛車的姑娘,也加入了移山的行動。左側两頭大象,和中間鬍子壯漢,為作品添加了印度色彩。赤裸的壯漢,在國畫中出現,極不尋常。

畫家作「愚公移山」,鼓舞正陷於生死存亡,全面抗日的中國人,團結力量,保衛家園。全畫以寫生手法,捕捉人物當下動作神態,栩栩如生。緊凑的構圖,氣勢磅礡,充滿張力。活生生的歷史大畫,為國畫中之少見,樹立了文化抗戰的典範。

1940年間,正值悲鴻創作之顛峯,先後完成了兩幅「公移山」油畫 (下圖) 一幅國畫 (上圖)

中日戰爭爆發,徐氏應印度詩人泰戈爾之邀,前往印度開辦畫展,並為其作肖像畫(下圖)。
留印期間,萌發了「愚公移山」的構思,做稿無數,也聘用了印度廚師,担任模特兒(下圖)。
悲鴻兼善中、西繪畫,更以西畫寫生手法,注入國畫,創洋為中用、中西合併「新國畫」之先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人。父徐達章善詩畫篆刻,為傳統國畫家。年少即受其父薰陶,能書善畫。然他始終懷有夢想,努力不懈,力爭上游。

24歲,得公費留法八年,接受了完整的西畫訓練。他描,認為素描乃無國、世界性藝術語言。他提倡「學藝術必學素描,把西洋美術學院的課程,引進中國,掀䦕民國初期,全國各地纷紛成立美術學院之序幕。

34歲後,曾在新加坡、印度、歐洲等國辦個展,宣揚中國文化,表揚國人抗戰之決心,並為國內震災籌款。

徐悲鴻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成為民初藝壇天之驕子,集藝術光環於一身,負面的聲名也不少。然時勢造就了英雄,英雄也造就了時勢58歲病悴。家屬依其違願,把他的1200件遺作及收藏等,全數捐國家,藏於北京徐悲鴻念館,流芳百世。

復興中國藝術。」一生使命。

「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絕者繼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繪畫可采入者融之。」西方寫實主義改良傳统國畫。

「能與時代共痛癢,而又有定見實學的藝術人材,以為新時代之先驅。」
成為20世紀中國藝術的奠基人。

徐悲鴻(1895-1953) vs 馬蒂斯  (1869 - 1954
徐悲鴻馬蒂斯兩位生於同時代、為中、法藝的大師。
1940年,與「公移山」同年馬蒂斯作了上圖。看他晚期的畫風,愈來愈東方味了。就像國畫,用毛筆鈎畫,再填入顏色;沒有焦點、自由轉換著角度沒有細節、極簡的輪廓;沒有明暗、平塗濃郁對比色。畫家有意破了西畫所有傳統技法的束縛,也放棄像十九世紀初的畫家,對科學理性的追求。無拘無束的風很明顯是受到東方藝術的影響。拋離具像的描繪,而求之於精神上之滿足。1940年,馬蒂斯帶着神韻,走入西畫。徐悲鴻帶着陽剛,走入國畫。

徐悲鴻畫馬,形神兼具,生氣勃勃,充滿感性。他把西畫寫實、光影與透視的技巧,和國畫的「兼工帶寫」、計白當黑」融合起來。在著墨與留白,掌握了馬的體態及動態,使馬奔騰起來,熔中西畫法於一爐

草地上的午餐(畫引子37)

草地上的午餐
The luncheon on the grass 1863
愛德華. 馬奈 Édouard Manet (1832 - 1883)
油彩布本 208 x 264.5 cm
巴黎奧賽美術館藏

「草地的午餐」,原先起名叫「沐浴 The Bath,描寫茂密樹林中,一位赤身女子,神態自若的坐着,正視著觀者。兩位衣冠楚楚的巴黎男子,似在攀談中景的薄衣女子,似在戲水 。女子比起前面的人物,畫得有點過大。四人構成典型的三角構圖,沒有互動。前景堆著女子脫下的衣服、竹籃、水果、麵包等。凌亂「草地上的午餐」,或是「沐浴」,都不像是畫的主題。奈是借傳統的瓶,裝入了新的酒。(請看以下馬奈 vs 提香分析)

全圖不講究比例準和深度探討,沒有潤飾的筆觸,大塊平塗的色塊,被學院派認為是件未完成的作品。更糟是,現世女子,公然挑釁的直視,為當代世道所不容。「草地的午餐」,從主題到技法,都違背了傳統學術派的標準,被拒展於巴黎官方沙龍。是年,沙龍拒展的作品共有2783幅,為平息眾憤,拿坡倫三世下令官方,另辦了「落選沙龍」,「草地的午餐」因此得以展出。如意料中,馬奈惡名,一日之內,傳播千里。然其勇於創新,卻深受稱自己為「馬奈集團」年輕畫家,愛慕及擁護,使意外的成為印象派」的精神領袖。

馬奈  (1832 - 1883)
馬奈的自畫像,像似舊瓶裝新酒,傳統的型態,新的手法。

*出生於巴黎富裕之家,父親是法官,母親是外交官的女兒,希望兒子學法律或成為航海官
*叔父(藝術收藏家)的鼓勵和支持下,師從學院派畫家共六載,並致力於模倣羅浮宮古典大師的作品,奠下札實的學院派功夫
*24歲,設工作室,開始繪畫職業生涯,然他並不滿足於學院派的技巧,在傳統中,求創新。
*31歲,「草地上的午餐」在「落選沙龍」展出,備受爭議
*35歲,開辦了自己的個展,在「印象派」崛起之前,已相當知名。
*42歲,拒絕了印象主義宣言展覽的邀請。
*50歲,終獲遲來的官方「榮譽軍團勳章」
*51歲,在巴黎去世,留下 420 幅作品。

馬奈語錄選:

1. 自然界的景物,沒有線條,只有色塊。

2. 顏色表現畫家品味和敏鋭度。

3. 畫的主角是光。

4. 我畫的是我看到的,而不是別人要喜歡的。

5.一個人不畫風景、海景、人物。他畫一天中 一個時刻的印象。

6. 每開始一張新作,都像是不知道如何游泳,就把自己扔進了水裡。


「草地上的午餐」發出全面革新傳統繪畫思想的第一槍當畫家無法與科學及相機比「真實」和「實是求是」,那麽,馬奈轉求於「印象」和「不按理出牌」,自是更聰明的選擇,引領藝術邁向更多姿多彩,百家爭嗚,現代畫之路

馬奈 vs 提香 (1488 - 1576)

「草地上的午餐」的靈感,來自於353年前,義大利文藝復興大師,提香的「田園音樂會」。畫中描繪兩位年輕威尼斯人,在田園裏吟詩作樂,尋找靈感。象徵靈感的音樂女神(手執笛子)和詩的女神(手執水壺),相伴左右。古典裸體女神,在傳統的繪畫中常見,是件可接受的事情。男子看不到女神,卻能在詩詞的歌聲中,感受到她們的存在。


馬奈以神話為靈感,捨棄傳統教條,改為現世生活一景,大受爭議。對熟悉教條的他,應是故意的挑戰,看到了非變不可的需要。

挖寶人,在一幅「巴黎的審判」畫的右角,找到馬奈畫中模特兒的坐姿。馬奈根植傳统,卻喜歡把它添上新衣。「草地上的午餐」的故事,如其技法,在有意無意中,始終沒有完成,對馬奈來說,已不重要。


馬奈的矛盾
馬奈像他的許多畫作一樣,在新舊的交戰中,是一個矛盾體。他既堅守自己的傳統價值,又一直與印象派藝術家交流為他們提供指導、友誼和經濟支持。下圖中,莫奈、雷諾瓦、德加等,未來的印象派大師,正在向馬奈學習

馬奈 vs 雷諾瓦 (1841-1919)
兩人差 9 歲,馬奈在社會和藝術的身份,都比雷諾瓦高,馬奈亦師亦友,可對雷諾瓦的繪畫天聰,有點避忌雷諾瓦一生忠於印象派,成為印象派很重要的畫家之一。
兩幅畫比一比,氣氛很像,道出了工業革命後的巴黎中產階級,生活富足快樂。煎餅磨坊的舞會」以戶外寫生,畫出了舞會的風采光芒四射,充滿亮麗,與觀者同樂。馬奈的「弗里貝舍爾酒館」,在主題和技術上,是十足的印象派調兒,差別的是,馬奈的畫,是在畫室內合成的。是他人生最後的作品,他在畫酒館一天、一個時刻,一個記憶中的印象。
馬奈從未參與印象派的展覽。實際上,他從那些年輕人愛慕目光中,更肯定自己的畫風,也慢慢的走進了印象派最後,馬奈被後世藝史家譽為印象派的奠基者之一,卻是他始料未及的成就呀!


馬奈作品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