谿山行旅 (畫引子40)


谿山行旅(北宋)
范寬 (~950 - 1032)
巨碑式立軸/淺設色畫/絹本 206.3 x 103.3 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正推出「鎮院三寶」:范寬「谿山行旅」郭熙「早春圖」和李唐「萬壑松風」。為保護古物,展期只有42天。

千年前宋朝山水畫真跡,「十年一遇」,機不可失。脆弱、退色鎮院三寶」,在玻璃隔屏後,微弱燈光中,展現眼前,感慨不已。觀者站立在「三寶」前,見証古跡,久久不願離去。


三寳中,想分享的是「谿山行旅」。數千年來,國畫多以卷軸形式出現,容易收藏,卻不易保存。欣賞者,拿著卷軸,從下而上(立輻),或從右向左(長卷)的掀開,在一收一放中,山水美景,一幕幕展開了。前景山腳巨石縱橫,小溪淌水。兩名行旅,一前一後,驅趕運貨的毛驢,緩緩前進。順著溪流往上看,中景峻密的樹林中,有挑擔行者,頭戴斗笠,正渡橋,前往山中寺廟。一段留白,像在雲霧飄渺中,聳立着佔據全圖三分之二的巨峯。壯濶的山峯,細流的飛瀑,峰巒渾厚,氣勢宏偉。全景靜中帶動,浩瀚謐靜大自然中,仿佛聽到流水聲、驢鈴聲、人、鳥聲,此上彼落范寬的出世與入世的思想,在畫中表露無遺。


「谿山行旅」構圖簡潔,筆法細緻,墨色濃厚,描繪生動。自創的「雨點皴」,畫出了山石的厚實。「范寬」二字的落款,隱藏在驢隊後方的樹林中。「詩堂」上有明朝董其昌的題字「谿山行旅」乃今藝術史學家,公認為范寬唯一之真跡。


「谿山行旅」,正是中國「全景」山水畫的典範。不同於西畫「焦點透視」,國畫用了「移動焦點」技巧寬纍積其山間所見所聞,以山疊山,樹樹,景景,全數置入畫中故宮展記:「雖非全然地模仿真境,但卻是通過對自然的靜觀與體悟,重新組織凝聚而成的理想山水典型。」


范寬 (~950 - 1032)

北宋畫家,生於五代末,名中正,字中立。陝西華原人。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記載:因為性情寬厚豁達,不拘成禮,嗜酒好求道,時人呼之為「寬」,遂以范寬自名。」


范寬早年師從荊浩及李成。長年隱居山中,擅於描繪家鄉雄闊壯美之山嶽,以「遠望不離坐外」,自成一家。生時已負名,北宋未,「宣和畫譜」記載,有收錄范寬畫作58件;書畫家米芾《畫史》記載,稱見過范寬真跡30件。范寬與關仝、李成並列為「北宋三大家」


北宋山水畫興起之背景

唐代亡五代十國 (906 - 979) 起,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政治紛亂,道家遁世之風,使范寬選擇隱居山野,回歸自然北宋 (960 - 1127 年) 立國,新儒家思想興起。宫廷畫宛設立,大型廣闊的山水,取代了唐以來以人為主,山水為次的局面,進而謀求重建國家的新秩序,與天地和諧共處的新宇宙觀。


中國山水畫始於隨朝,強調平遠、高遠、深遠。至宋朝,離開了「真實」山水的「理想山水」,在寬的年代,已登峯造極,後世莫及。

古今名人評論谿山行旅」
北宋畫評家劉道醇:「范寬以山水知名,為天下所重。……自古無法,創意自我,功期造化……李成之筆近視如千里之遠,范寬之筆遠望不離坐外。皆所謂造乎神者也。」

北宋名書畫家米芾:「物象之幽雅,品固在李成上,本朝自無人出其右。」

北宋蘇軾:「微有俗氣」。

明書畫家董其昌:「宋畫第一」。

清書畫家王鐸:博大奇奧,氣骨玄邈,用荊、關、董、巨運之一機,而靈韻雄邁允為古今第一」

民國徐悲鴻:「吾所最傾倒者,則為范中立《谿山行旅圖》,大氣磅礡,沉雄高古,誠辟易萬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幀,而一山頭,幾佔全幅面積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全幅整寫,無一敗筆,北宋人治藝之精,真令人傾倒。」

「三寶」前後相隔124年。其型式、風格,製作上,沒有很大的突破。「谿山行旅」,巨峰壁立,氣高勢昂,筆力老健,寫山真骨。以行旅隱喻天地之大,「人」只是天地之過客,被譽為「畫山畫骨更畫魂」。其敬重自然之謙卑、回歸與昇華,堪當「三寶」之冠。
感謝故宮辦展,並為「三寶特展」製造 8K 超高畫質影片,使我們得以一睹古畫中的鉅細靡遺然,驚喜中,若有所失。中國書畫固有型式,難以保存。這些家傳之寶,数百年來,也只是世代相傳,難得一見。歷代戰火連連,使本已脆弱水墨絹紙,嚴重受損而失真。更感嘆於北宋所開闢典型理想山水」,卻在歷代傳承中,重摹仿而乏創新,至清朝的四王,「理想山水」已是陳腔濫調,乏善可陳了!

請點看故宫精彩細緻的「鎮院三寶」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