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畫趣

看畫趣
Let's go to the art show 

以為我進入了大賣場。港展館門口大排長龍。一問之下,大家在等候進入第一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一場國際、高水平級之藝術盛會,出現在台北。知名博覽會總監任天晉 Magnus Renfrew 說:"「台北當代」一個藝術和創意的慶典,提供舊雨新知收藏家新契機,一起看藝術、愛藝術、買藝術 : see art, love Art, buy Art."「台北當代」匯聚來自全球首屈一指的90家畫廊及畫家的藝術品,集畫家評家、收藏家、與觀於一堂,一起來認審視亞洲當代藝術現況,展示國際級的藝術人才,並以此鼓勵新一代藝術家及收藏家,意義非凡。

上期說到,從19世紀未,西洋畫史上,開始了「從心出發」,家爭鳴,直到現在。走了一個多世紀的現代畫,21世紀的畫家,還是努力的尋找其獨特創意之路,只是為創意而創意的路,愈走愈狹窄,不好走。徘徊在一間間掛著藝術作品的臨時畫廊中,也沒有看出藝廊及他們所代理畫家有多少與眾不同。數佰畫家,千種創意,已分不出國籍、講不出故事、更說不出好壞,隨後又到下站轉轉去。上期談到,知名的藝術評論家 E.H.Gombrich 曾說:「世上只有"藝術家"而沒有"藝術"」。這裏好像「世上已有太多"藝術"而沒有"藝術"了。琳琅滿目的藝術品,令人大開目眼界。只是展期匆匆,不及一一細賞。

第一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造勢很成功,展場爆滿了人。願花錢來看展的觀眾,想是來培養自己藝術修養、想做一些藝小投資、或只是好奇來看看!藝術普及化有救了!藝術品是高深難懂,也不再是高價買不起。更有不少畫作,以「趣味」取勝觀眾。藝術品多了、收藏家也多了藝術之路,由高深而變成寬廣,也是件「意義非凡」的好事呵!期待明年「第二屆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的來臨。

以下是現場拍的「看畫趣
台北當代短片

莫內向白葵

(圖1) 向日葵(1881年作)
Sunflowers
莫內(1840 - 1926)
油彩布本101 x 81.33 cm
私人收藏
Photo courtesy of Wikepedia
(圖2)靜物,瓶中的12支向日葵(1888年作)
Still Life: 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
梵谷(1853-1890)
油彩布本 91 x 72 cm
慕尼黑美術館 New Pinakothek Museum收藏 
Photo courtesy of Wikepedia
(圖3)向日葵
Sunflowers (1907年作 )
克林姆(1862 - 1918)
油彩布本 92.1 x 73 cm
收藏 
Photo courtesy of www. Gustav-Klimt.com


(圖4)花瓶中的向日葵(1899年作)
Vase of Sunflowers  
馬蹄斯(1862 - 1918)
油彩布本 46 x 30 cm
俄國 State Hermitage Museum收藏
Photo courtesy of Wikepedia
(圖5)秋天凋零的向日葵
Wilted Sunflowers (1907年作)
席勒 Egon Schiele(1890 -1918)
彩布本 32 x 39 cm
也納 Leopold Museum 收藏
photo courtesy of  i.pinimg.com/originals/

五位舉世知名的藝術家,活躍於同地域、同時代。本期特選他們所畫的,一究其風範。知名的藝術評論家 E.H.Gombrich 曾說:「世上只有"藝術家"而沒有"藝術"」。當畫家把向畫起來,給觀者欣賞,給畫評打分時,若沒有後兩者的肯定、感動與支持,就不是藝術品了,也當不成藝術家了。

是個物體。傳統的畫家,著重技法,著重寫實模擬物體。莫內等人創始了「印象派 Impressionism」,顛覆了傳統,畫只是向日那瞬間的不很真實的印象(圖1)

梵谷畫的是他心中所向日
"May it not be that one can perceive a thing better and more accurately by loving it then by not loving it?"
 他認為, 用「愛」比「沒有」,更能精準的去「感知」一件事物。梵谷以「自我」投入,出向日天真自奔放、親切感人(圖2),並稱它是「my sunflower我的向日梵谷代表了後期印象派 Impressionism」,並打開了「藝術以心為本現代繪畫之門。這恰恰與中國繪畫中,「畫出心中的山水」異曲同工。

克林姆的向日(圖3),含豐滿的型色與華麗的裝飾性,給向日葵一身高雅的新𥺁。克林姆代表了「象徵派 Symbolism」。馬諦斯,不重細節、狂野有力的向日,代表了「野獸派 Fauvism(圖4)席勒畫向日的枯寂與凋零調自我叛逆及弧獨,代表了「表現派 Expressionism」(圖5)。其瘋狂及獨特的內在表現,不下於梵谷。只是梵谷表現的美善真情,把席勒表現的衰敗腐下去了。

從19世紀未,西洋畫史上,開始了「從心出發」,家爭鳴,直到現在。「世上只有"藝術家"而沒有"藝術"」。"藝術家"具有師古創今、獨樹一格,經得起世人之品評、才能立足美術,承先與啓後。

克林姆 vs 席勒

席勒的自畫像Self Portrait with Physalis, 1912
席勒 Egon Schiele(1890 - 1918)
彩布本 32 x 39 cm
也納 Leopold Museum 收藏

歪曲的頭、臉及軀體,很不自然,像個自視很高的人,一股冷漠的神態。畫家用色和構圖,已脫離了與他同時代印象派畫家,只順服視覺的印象。他的畫,令人感到不安和震撼

席勒一直以克林姆為模範,克林很也一直很欣賞他的晚輩,買過他的畫,也提拔過他。兩人同屬表現主義畫派 Expressionism及維也納表現主義運動「分離派 Secession巨匠

「表是20世紀初,源於德國的現代藝術運動。主張放對物體形式的摹仿,以主觀角度,通過藝術,表現內心的情感。梵谷就是「表發想的源起

維也納的二個國寶級的畫家,克林姆及席勒。兩人相差28歲,兩人卻同年去世。席勒只活了28年。
擁抱 The Embrace(1917年作)
席勒 Egon Schiele (1890 - 1918)             
油彩布本 98 x 169 cm
維也納 Belvedere 收藏
 (1907-1908年作 ,德語: Der Kuss)
克林姆 (Gustav Klimt 1862 - 1918)
油畫.金箔.帆布. 180 x 180 cm
維也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

假如我們拿這了張畫與上次介紹的克林姆的「吻」相比,可以看出兩張畫有著相同主題、相同的「表現畫派」手法,卻有全然相反的效果。剛與柔美與醜、和平與激烈、純真與扭曲、虛與實。可以說克林姆畫的是表象,席勒畫的卻是他的靈魂。

兩個畫家都生在戰亂中。克林姆的畫,雍容華麗,席勒的畫,扭曲裸現。顯然兩人有絕然不同的人生觀克林姆席勒悲觀,從心傳到手,由畫中傳送給品賞者。自然,克林的畫比較賞心悅目,令人喜。席勒的怪異也只有在深思中、眼底裏到畫家赤裸裸的真實

品賞繪畫有三:一種是主觀的視覺享受;一是客觀品評,先了解畫家其人,再看他的畫;第三種是中,看到畫家內心的吶喊,引發共鳴、感動不已梵高席勒,可以說是天才中的天才。

浪漫一點

北海道芝櫻
Hokkaido Shibazakura 
Jinna
93 x 68 cm 
acrylic on canvas 

我好像不曾有過粉紅色的衣服。年輕人都穿黑色;上班族也愛穿黑;赴宴會穿上,再配上一些亮眼的飾物;喪禮中更是一身黑衣。粉紅,好像是給小女孩專用了。自出生,就包裹在紅中,以別於男生。小女孩多穿粉紅;小男生穿粉紅就有點娘娘調了;大女生穿粉也有點帶、嫩稚;老太太更不太穿粉紅,怕給說忘了歲數。是粉紅的錯?!曾有監獄把囚室的牆漆上粉紅說可緩和囚者緊繃的情緒。當我畫著北海道那滿山粉紅芝櫻,迂迴浪漫,令人心醉........

粉紅也代表了浪漫

「浪漫」英語 Romantic 的音譯,意指富有詩意,充滿幻想中文字典中,「浪漫」意指縱情、任意,無拘束、不拘小節「浪漫」是一些經意不經意的人、事、物使自已感到很很sweet、 到心裏去。

新一年的標的,放鬆、隨性點、穿件粉紅的毛衣,吃個不該吃的草莓冰淇淋,聽首老情歌,對老伴說聲我愛你。設計自己的幸福,浪漫一點.......

Ned King Ko 老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