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的自畫像Self Portrait with Physalis, 1912
席勒 Egon Schiele(1890 - 1918)
油彩布本 32 x 39 cm
維也納 Leopold Museum 收藏
歪曲的頭、臉、及軀體,很不自然,像個自視很高的人,一股冷漠的神態。畫家用色和構圖,已脫離了與他同時代印象派畫家,只順服視覺的印象。他的畫,令人感到不安和震撼。
席勒一直以克林姆為模範,克林姆很也一直很欣賞他的晚輩,買過他的畫,也提拔過他。兩人同屬「表現主義畫派 Expressionism」及維也納表現主義運動「分離派 Secession」巨匠。
「表現畫派」是20世紀初,源於德國的現代藝術運動。主張放棄對物體形式的摹仿,以主觀角度,通過藝術,去表現內心的情感。梵谷就是「表現畫派」發想的源起。
維也納的二個國寶級的畫家,克林姆及席勒。兩人相差28歲,兩人卻同年去世。席勒只活了28年。
擁抱 The Embrace(1917年作)
席勒 Egon Schiele (1890 - 1918)
油彩布本 98 x 169 cm
維也納 Belvedere 收藏
吻 (1907-1908年作 ,德語: Der Kuss)
克林姆 (Gustav Klimt 1862 - 1918)
油畫.金箔.帆布. 180 x 180 cm
維也納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收藏
假如我們拿這了張畫與上次介紹的克林姆的「吻」相比,可以看出這兩張畫有著相同的主題、相同的「表現畫派」手法,卻有全然相反的效果。剛與柔、美與醜、和平與激烈、純真與扭曲、虛與實。可以說克林姆畫的是表象,席勒畫的卻是他的靈魂。
兩個畫家都生在戰亂中。克林姆的畫,雍容華麗,席勒的畫,扭曲裸現。顯然兩人有絕然不同的人生觀。克林姆的樂觀、席勒的悲觀,從心傳到手,由畫中傳送給品賞者。自然,克林姆的畫比較賞心悅目,令人喜歡。席勒的怪異,也只有在深思中、眼底裏、感受到畫家赤裸裸的真實。
品賞繪畫有三:一種是主觀的視覺享受;一種是客觀品評,先了解畫家其人,再看他的畫;第三種是從畫中,看到畫家內心的吶喊,引發共鳴、感動不已。梵高與席勒,可以說是天才中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