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年前,我看了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白先勇從「作家」成了「崑劇義工」、為圓他的崑曲夢。崑曲,我不太熟識的唱腔,含蓄婉轉,纏綿細腻,很雅。
廿年後,白先勇帶著牡丹亭全班人馬回來了!他們在廿年內,
台北的票,一下子就賣完了。我們決定去高雄衞武營戲劇廳,3天看整套「牡丹亭」,很過癮!
台上青年步入中年,依然勁道十足。碎步疾走,隨我雲間飛躍;揮舞水袖,書我空中狂草。劇未變,只是我已認同了崑劇,
崑曲源起:元末明初,蘇州府崑山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巴城鎮)。《崑山腔》又稱《水磨腔》,形容江南崑曲之細膩纏綿、柔情婉轉。
崑曲歷史:源自江南一帶,繼風靡全國;盛清,上至宮廷貴族,下至平民百姓,家傳戶曉,蔚為風潮;並衍生成各種地方劇種,稱「百戲之母」。清沒民初,國將不國。文革時代,
湯顯祖:1550-1616 ) : 湯顯祖,明未著名劇作家,江西臨川人。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晚號繭翁、清遠道人。出生書香門第,自小飽讀四書,為人剛正不阿。33 歲考中進士,官至六品;因彈劾朝政,仕途坎坷。48歲棄官回鄉,閒居「玉茗堂」,致力於戲劇和文學創作。 著作《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和《邯鄲記》並稱為「玉茗堂四夢」。《牡丹亭還魂記》(1598年),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塊記》,改編而成,後世稱之「中國文學最美的一則愛情神話」。
崑曲之美:「崑曲無他,得一美字:唱腔美、身段美、詞藻美。」-白先勇
文雅、精緻、一板一眼,講究口傳心授的藝術。
伴奏:笙、蕭、鎖吶、三弦、琵琶。
青春版《牡丹亭》召回崑曲的青春生命: 白先勇:「我們的這個版本叫做青春版《牡丹亭》,為什麼叫青春版呢? 第一,我相信,崑曲本身就有一個青春的生命,我推出青春版《牡丹亭》,是想召回崑曲青春的生命,崑曲不必越演越老,它不是存在於博物館裡的老化石。 第二,《牡丹亭》本身,它就是歌頌青春、歌頌愛情、歌頌生命的,男女主角都很年輕。 第三,我們起用年輕演員,他們是合乎劇中的人物和氣質的。 我們想藉助《牡丹亭》這樣一部經典大戲,訓練一批有才氣的青年演員來接班,來傳承崑曲。 而且,我們也要培養青年觀眾。 一個劇種如果沒有青年觀眾,是很難傳承和延續下去的。 因此說,青春版《牡丹亭》面向廣大觀眾,更面向它的青春未來。」https://www.zgnfys.com/m/a/nfwx-30736.shtml
團隊 : 總製作人及藝術總監:白先勇,聯合蘇州崑劇院,及兩岸文化及戲曲精英全新打造。
根基 : 以傳統作為根基,遵循只刪不改原則,保留純正的崑劇傳世經典風貌。
復興:用現代劇場的概念,新時代的審美觀,青春靚麗的形式,集詩歌、音樂、舞蹈、戲曲於一爐,纏綿、婉轉、細膩,絲絲扣合。
《奼紫嫣紅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夢》-白先勇著:《牡丹亭》的主題在於一個「情」字,我們的劇本也就貼近湯顯祖「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來發展:第一本啟蒙於「夢中情」,第二本轉折為「人鬼情」,第三本歸結到「人間情」。湯顯祖筆下的「天下第一有情人」杜麗娘因夢生情,一往而深,上天下地,終於返回人間,與柳生夢梅結成連理。在《牡丹亭》中給予愛情最高的禮讚,愛情可以超越生死,衝破禮教,感動冥府、朝廷,得到最後勝利。《牡丹亭》可以說是一部有史詩格局的「尋情記」,上承「西廂」,下啟「紅樓」,是中國浪漫文學傳統中一座巍巍高峰。httpsaa://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256192
杜麗娘: 湯顯祖是個失意之人,仕宦坎坷,卻打造了一個16歲,在16世紀的的封建禮教中,執着追求自已理想愛情的「牡丹亭還魂記」,浪漫而超現實,不可思議。正是如此的不可能,湯顯祖對抗封建專制的吶喊,讓人動容。
傳承: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UNESCO)認定崑曲為世界文化遺產。近年,在白先勇及崑曲精英推廣下,崑曲的研究、著作、講演、課程、網上課程及各大學崑曲社,紛紛成立。The Peony Pavilion,也登上了國際舞台,讓崑曲一代一代,承傳下去。從「牡丹亭還魂記」,死而重生,夢想成真,看到杜麗娘還魂,湯顯祖圓夢,白先勇圓夢。讓崑曲還魂,萬紫千紅盡開遍,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