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的裸女,蕭瑟的盆花,渺小的動物,沒有很多的細節和修飾,坦率中一目了然。活在絢麗多彩的花都中,常玉只是一個失落的過客。
又見常玉
台灣歷史博物館正在展出《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包括了常玉和11位旅居法國的中、日畫家的作品和故事。常玉以主角的地位,佔領了最多的展覽空間。這是史博館第七次舉辦常玉展。
常玉:出身優渥,幼習書畫。留法學畫,自成一格。藝途坎坷,貧困而終。
他喜歡畫:盆花、裸女、動物。
他這樣畫:書法硬朗的綫條,濃郁富麗的色彩,有意識的添上中式元素。
他〈寫〉畫:道出他的華麗、弧傲、鄉愁。
「我的生命中一無所有,我只是一個畫家。對於我的作品,我認為不需賦予任何解釋,當觀賞我的作品時,應清楚了解我所要表達的…..只是一個簡單的概念。」- 常玉。
「現在我們知道常玉的存在。我們觀賞他的作品 - 那是他生命的重心。常玉的畫作抒發著愛、孤寂,以及對遙遠祖國的思憶。現實生活中的常玉,是一個有自尊、聰敏、誠實但窮困的藝術家。他把安詳遨遊於生命間的靈魂給予他畫中的花卉、女人、魚及豹。我這個朋友難得開口感謝別人..........但今天他會微笑著說聲謝謝你。」- 摘自《常玉油畫全集,大未來藝術出版社》,法國好友,羅勃.法蘭克的話。
浴後 (1953)
潘玉良
90.7x65.3cm 綜合媒材紙本
畫的是自己的寫照,感性中帶着剛強,自信、無耐。在那男尊女卑的中國年代,潘玉良的裸體畫,是絕大的挑戦,導致她步步艱辛,最後永別家鄉。
長得不漂亮,那就努力活得豐盛。
我的一生,是中國女人為愛和理念,爭取女人自信的一生。---潘玉良
詳「執扇自畫像:畫引子42」https://jinnaart.blogspot.com/2021/12/42.html
常玉 (1901-1966) vs 潘玉良 (1899-1977)
兩個異鄉人,同時期抵達巴黎尋夢。帶著鄉愁,創造中式西畫,最終頑強的客死他鄉。比較他們的祼女作品,理性 vs 感性,各展所長。世人稱常玉高雅,潘玉良庸俗,有點不公平。如今,常玉的名氣,遠遠在潘玉良之上。一番因由,使常玉一舉成名,天下無雙。
1964年,常玉應邀台灣教育部,來台教書及在史博館舉辦個展。他把49件油畫先寄台灣,自己卻因故未能成行。两年後猝死巴黎,留下在台灣的作品,由教育部交史博館修理整頓,研究策展,不違餘力。常玉的作品被看見了,研究常玉成為風潮,聲名遠播。2023 佳士得常玉作品《花毯上的側臥裸女》以台幣 7.55億天價成交。(https://udn.com/news/story/7270/7606072)。常玉,登上國際華人拍買價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