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島看藝術祭(直島 Ando Museum)

2025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展品:Ando Museum (2013)
安藤忠雄在直島設計的四座美術館之一,展示他個人的建築草圖、模型、理念,著作,商品及令人驚艷的建築巧思。

保留百年民居的外觀,Ando 為房子注入了新生命。
外玄關,原有直島老房子燒杉木板的圍墻,中間切開20公分,放置展品,融合過去和現在的對比和並列,舊瓶潻了新酒。

原大門,極簡《Ando Museum 》招牌。右側,挖了一度窗,讓光線入注內室。石子地上,加了一個全新的錐型玻璃蓋?(先打個謎。)

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建築師(1941年-),自學成才。 創造「與地方對話,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建築,使空間和建築本身成為最大的展體Ando在1995年獲得了普利茲克獎(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Ando Museum的手稿和模型

Ando 常用建材《清水混凝土》,俗稱《清水模》raw concrete.  極致簡潔、樸實無華,不具裝飾,展現最原始的肌理。要使直接澆灌後的混凝土表面作為最終飾面《清水模》施工要求極其嚴謹,成本較高

木結構及清水模的結合,新舊交叠。空間只剩結構,去除了所有視覺干擾,剩下空間和展品

地面式的陳列Ando《水之教堂》名作,另類的展覽巧思。

往地下室走,窄小階級終點,驚訝的發見一個帶光環的圓頂小暗室,環光正來自外玄關錐型玻璃蓋

Ando誘導我們從陰暗封閉的樓梯,突然進入柔和優美的空間時,會感受一種瞬間的震撼與洗滌參觀Ando Museum ,不僅是來看展品,更能親身體驗Ando 賦予古老建築的新生命,一件超越時空的藝術品

Ando建築巧思
安藤喜歡用原木、清水模,自然光等極簡的材貭,成為他的獨特標記。他喜歡玩弄明暗,捕捉、引導、限定自然光的出現。融合自然的作品,是要用心去感受的空間,常常禁止拍照。

安藤忠雄美術館

1. 倍樂生之家美術館 | 1992年 | 直島,香川縣 |

2. 兵庫縣立美術館 | 2002年 | 神戶,兵庫縣 |

3. 地中美術館 | 2004年 | 直島,香川縣 |

4. 李禹煥美術館 | 2010年 | 直島,香川縣 |

5. 秋田縣立美術館 | 2013年9月28日 (正式開幕) | 秋田市,秋田縣 |

6. 安藤美術館 | 2013年 | 直島,香川縣 |

7. 直島新美術館 | 2025年5月31日 (最新作品) | 直島,香川縣 |


另一個Ando的巧思

秋田縣立美術館 


沈默的外觀
迂廻的樓梯,引你進入Ando 舖陳的更大風景

Ando 在二樓觀景區,建造了一個往外推出5米的清水模水池,向對面馬路的《千秋公園》借景,化為水面倒影。水波蕩漾的秋田秋色,盡入眼簾,歎為觀止。一場建築師精心策劃的「空間儀式」,《建築空間成了與館內藝術品並駕齊驅的《流動的藝術品》

跳島看藝術祭(小豆島)

四国的《小豆島》(日本第一個移植橄欖樹成功的地區,又名橄欖島),共有65件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藝術


Art 1. 太陽的贈禮

港口下船後,便看到巨大《橄欖桂冠》公共藝術,葉子上刻有100個當地兒童的心願,象徵太陽的贈禮和祝福。

葉片刻有孩子的名字及願望:《願這個美麗的世界延續到未來》。


Art 2. 愛的繫船柱

巨大白色的《繫船柱》公共藝術,站立《二十四之瞳電影村》前的停車場象徵可靠、永恆,讓1954年《二十四瞳》電影的親切溫暖,有情有義,一度繁榮的小鎭,永遠停靠在人間。


Art 3. Indulging our senses and drinking salt water are alike

藝術家的巨大木雕作品,把章魚泡在木桶中,詮釋《香川傳說》的妖怪《八左兵門章魚》的傳奇故事。名叫《八左兵門》男子,每天帶回1隻午睡的大章魚的腳,結果第8天,被大章魚以最後一隻腳,拉進了海中。新藝術連結了傳統故事。


Art 4. Together / FRIENDS

2米高鐵鑄公共藝術,雙疊的臉,共同行動,帶著陳年的斑駁,陪伴遊人,守護著海港。

Art 5. again

2017年獲得大獎的藝術家金景暋,本次獲得邀請,發表新作。他製作了紮根於小豆島的金屬雕刻,把面對海島空間萌生的感情化為語言,透過讓語言沉入想像的水中,呈現與海島空間相連接的水之動態。銀色的反射中,亮光閃閃!

Art 6. GEORGES gallery


曾是《美術展覽室+咖啡館》的一張相片,村子的人,邀請攝影家喬治•魯斯,尋找了一間古老民房,把相片重現。藝術家施技,請當地的工匠,重佈原局(下圖)。只有站在和室的唯一定點,才會看到完整的圓型金箔的圖案,和原照片一模一樣(上圖),完成了村民的託付。


Art 7. Soranotama / Kankakei


站在小豆島《寒霞溪》山頭遠眺,視野遼闊,大溪谷和瀨戶內海盡收眼底,也能看到島上特有植物和奇岩怪石的風景,因而這裏被指定為國立公園和日本遺產。藝術家設計了一座直徑約4米的鐵球觀景台,遙望勝地,一覽無遺。

小豆島,日本瀨戶內海播磨灘的島,面積153.30平方公里,瀨戶內海內第2大島,比直島大。這次國際藝術祭,共有46件作品及很多藝術相關的慶典。我們到每個點,都出現尋寶群。展出的公共藝術品,都帶有當地的素求和故事,伸引藝術與人文的關係,使藝術不再是曲高和寡,成為島上的新的亮點。


(待續)

跳島看藝術祭(直島)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1.《直島展覽館》
設計者:藤本壯介建築設計事務所
(Sou Fujimoto 1971出生於北海道,
畢業於東京大學工程學院建等系。)
藝術品:戶外藝術作品   
尺寸:高約6.3-7公尺,不規則多面體。

材質:由250塊三角型、白色銬漆不鏽鋼網格板組合而成。

位置:日本四國直島宮浦港口
所有者:直島町

直島宮浦港口,飄浮而來,一座巨大卻輕盈、堅固卻通透,新頴亮力的《新展覽館》,誠邀你在外面或入內參觀。主打展品:港口風光。透過網格,觀眾與海港的白天、黑夜互動,讓大自然、海風、海浪、海港的氣味,陪伴你的逗留。夜黑後,她轉身為晶瑩剔透的寶石,海市蜃樓,似幻似真。


這是一個融合大自然、藝術、建築、燈光、與群眾互動的傑出作品,獲得了藝術界和遊客高度評價,及直島町收藏。



跳島尋寶看藝術:
我正在日本,參加每三年舉辦一次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藝術祭》是指大規模、定期的,將藝術家、作品和觀眾聚集在一起的節日。秋季會期:10月3日到11月9日。活動會場遍布《瀨戶內海》沿岸地區和各個島嶼,共17個展區,展出日本和世界各國藝術家的作品。


昨天去了四國的直島,島上共有四個安藤忠雄設計的美術館。曾是弧寂的直島,因轉型為《現代藝術中心》而享譽全球,使其他島嶼也紛紛倣效,置入大型藝術品,吸引遊客。


這𥚃,容我帶你跳島,走一趟新藝術的《大觀園》。每一件藝術品,都是集合大成本、大製作、大費周章的找到合適的地點,展現藝術家的創意。為觀賞者:去追島、去尋寶、去發現新藝術,樂在其中;為藝術家:作品被永久收藏,極為光榮;為收藏者,藝品吸引四海而來的遊客,提升經濟效益,一舉三得。


2. 紅色南瓜草間彌生

離《直島展覽館》不遠,是草間彌生創作的著名公共藝術作品《紅色南瓜》。鮮豔的紅色底加上黑色圓點裝飾,比同島附近的《黃色南瓜》,更生動活潑。


入進《紅色南瓜》內部空間,紅色幻影,千變萬化,設窗洞外望,可見港口風光,與《直島展覧館》,異曲同工。草間彌生曾形容這是「追尋太陽的紅光到宇宙盡頭,化為直島海中的紅色南瓜」,象徵無限的可能性。 

(待續)

畫引子#86: 高更的光環


1.《黃色基督的自畫像》 (Self-Portrait with the Yellow Christ 1890 - 91)
高更在西方文明(基督)和土著神明中間,神情嚴肅,他要建立他的理想國,夢中的天堂。

******

2.《帶光環與的自畫像》 (Self-Portrait with Halo and Snake 1889 )
41自畫像充滿宗教符號 :《光環=神聖》+蘋果=誘惑+=罪惡》,是「天使」?「魔鬼」? 依椐高更的親密朋友哈恩(Meijer Dr Hann)說,高更對自己作的「嘲諷畫」,自嘲自娛,自己神化了,卻也暴露他內心狂妄、野心與一心要帶上光環的決心。

******

3.《神的兒子》聖誕(Te Tamari No Atua / The Son of God, 1896)
頭帶光環的基督,就在大溪地的帳篷中𧩙生。
******

4. 《受難的基督》Christ on the cross 1889)
木刻圓筒藝術品。

******
5.《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 1897)
高更49歲作品,他稱之為「藝術遺囑」。他用自己最擅長的色彩和符號,來描繪自己選擇的人生全景。從出生(右邊嬰兒)到死亡(左邊老婦),記下了大溪地的半生緣。然,「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往那裡去?」的大問號仍在。高更還沒有找到自己的夢想天堂!
******

高更的宗教畫作

儘管畫作中常出現宗教主題高更並非虔誠基督徒。他個人的心靈探索,將異國元素融入他的藝術中,為宗教主題賦予了新的內容與意義。他探索「基督受難」的主題,隱喻他作為藝術家,是項極痛苦與聖神的使命。在他的作品中,他甚至常將自己描繪成基督的形象,十分可笑。透過將聖經故事設定在塔希提島,高更比喻著他所追尋的新世界,是一個沒有束縛、回歸自然與原始的理想國。


高更的綜合主義畫風

高更用《綜合主義》來描述他與他在龐塔旺畫派(Pont-Aven School)的朋友們所發展出來的畫風結合

1. 自然形式的外觀(the outward appearance of natural forms)。

2. 藝術家對其主題的感受(the artist's feelings about their subject)。

3. 純粹的線條、色彩和形式等美學考量(purely aesthetic considerations of line, colour, and form)。


「不要過多地對著自然作畫。藝術是一種抽象。從自然中獲得這種抽象,同時在你面前夢想著它,並多思考將會產生的創造。」

"Don't paint from nature too much. Art is an abstraction. Derive this abstraction from nature while dreaming before it, and think more of the creation that will result."

 

高更的藝術成就

1893-1895 年間,高更第一次在巴黎展出大溪地的作品「野蠻」「原始」、「聖神的風格和主題,與當時巴黎主流的藝術大相徑庭,引發爭議,被「主流藝術」拒絕在門外,生時籍籍無聞。


回看高更的一生,一位命中註定的頹強藝術家。原始、純粹、神聖一直在追棒著他,掩蓋了的荒唐、墮落、窮困。只有在他的畫中,我們看到了心儀的國度夢想堂----屬於他的真實、平和、圓滿; 超越傳統定義超越時代藝術家,終於帶上一世的光環,名聞天下,影響深遠。


「色彩!多麼深刻而神秘的語言,夢想的語言。」

"Color! What a deep and mysterious language, the language of dreams." 

 https://www.quoteikon.com/paul-gauguin-quotes.html


全文完。


畫引子#85:黃色基督 - 高更的宗教畫作(二)

 

1. 黃色基督
The Yellow Christ 1889年
油畫 91.1×73.2cm  美國紐約州水牛城奧爾布賴特-諾克斯藝術館藏

三個法國農村布列塔尼的婦女,虔誠而安祥地圍繞著,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秋色正濃,黃葉滿地,遠處農人正在收割。這片熟悉的家園,以及婦女們在秋收後進行的晚禱,將宗教與當地的日常生活緊密連結在一起。高更用平易近人的方式,描繪了平凡人對信仰的虔誠。

黃色基督完成30年前米勒畫了神聖莊嚴的晚禱。地平線上,樸實的農民,虔誠地站在土地上,禱告、感恩。米勒要以崇高的感覺對待平凡,賦予藝術真正的力量。」這種聖潔而崇高的意象,是當時大眾普遍認知的宗教畫風格。

************************************************

2. 佈道後的幻象:雅各與天使搏鬥 (1888)

The Vision after the Sermon :Jacob wrestling with the Angel

油畫72.2 x91 cm  英國蘇格蘭國家畫廊


聖經《創世紀》描述雅各伯在返回迦遖時,於雅博渡口與天使「摔角」的事件。原文記述他在腹中抓住哥哥的腳跟,壯年的時候與神較力。與天使較力並且得勝年輕的雅各伯從兄長厄烏爾手中奪得長子名分,為兄長追殺而逃亡,承擔作惡的後果。 壯年雅各伯決意改過自新,成為一個懂得施予和謙卑的人。在悔改的路上,他與天使搏鬥,重新贏回了上帝的祝福。


高更在畫作中描繪了12位布列塔尼婦女在教堂佈道後,看見雅各與天使搏鬥的幻象。畫面中的樹幹將場景一分為二:一邊是聖經故事,另一邊則是婦女們的感悟。高更獨特的構圖與豐富的色彩,使信仰的教條變得活潑生動。

************************************************

3. 綠色的基督(1889)

The Green Christ  

時安特衛普皇家美術


一位驚慌的布列塔尼婦女蹲在「耶穌受難雕像」腳下,試圖躲避背景中追來的人。遠處是漁村海景,漁夫們正在回家的路上。

 耶穌受難」藝術作品,常見於美術史中。韋登的「御下基督」,畫技精湛舉世無雙。然而,過於着重戲劇性的的張力,變得繁複而失焦

布列塔尼的「受難雕像」是當地獨特的宗教藝術形式,重要的文化地標。高更把雕像移至山坡上,「綠色基督」,成為苦難者的避護所更親近民心。

************************************************

綜合主義  Synthetism
在1888年之前,高更的畫作風格偏向印象派。1888年,他在阿旺橋和阿爾勒停留期間,與埃米爾·貝納共同創立了綜合主義。這種風格捨棄了傳統的寫實主義,轉而強調藝術家主觀的情感與理念。布列塔尼農民的原始純樸與直率深深吸引了高更,也促使他日後遠赴大溪地,追尋他的藝術夢想。

繪畫是所有藝術中最美的。它凝聚了所有的感覺,每個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浪漫的情懷。------高更  https://www.quoteikon.com/paul-gauguin-quotes.html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