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伉儷 (畫引子 21)

安德魯伉儷 Mr. & Mrs. Andrews (c. 1750)
蓋兹波洛 Thomas Gainsborough (1727 - 1788)
油畫 69.6 x 119.4 cm 
倫敦國家博物館藏

安德鲁先生(22歲),與新婚妻子卡特小姐(16歲)在鄉村田園中留影。安德鲁先生獵装打扮,幾顆沒扣好的上衣鈕扣,交义的雙脚,夾着獵槍,帶獵狗,張揚了輕鬆,卻沒有表達在臉上。他與妻子,被蓬寛的裙子隔開了。妻子打扮時髦,嬌小的身形,顯得特別纖細。未完成的左手,可能對拿着的東西有感到不滿,被塗掉後再未補上。正是推祟〈嬌小之美〉的年,妻子謹慎的神態中,突顯了丈夫是一家之主的地位。

新人都是來自名門望族,背景是家族所擁有廣寬的稻田。整齊的谷壟,代表着農業革命,帶來以機器代替人力的全新耕種方式,象徵新人前程,一片好景。畫家首創横幅、清新、迷人的肖像與風景合璧畫,也是18世紀藝壇一個突破。
蓋兹波洛的畫,清新時尚,不落俗套。他用色淡雅,用筆細緻,把當時流行的髮型與帽子,衣服質料與蝴蝶結、項鏈手環等小細節都照顧了。粉粉嫩嫩的女士們,個個嬌麗動人。

簡. 奧斯汀 (Jane Austen 1775 -1817) 在她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中,描寫當時的婚姻,大多由父母安排,著重門當戶對,守成家業。平常人家的女兒,卻渴望能與富裕的家族配對,麻雀一朝可變鳳凰。蓋兹波洛的肖像畫,充當了說媒者,委托訂單,絡繹不絕。然而,這卻擋不住他一有空閒,便想戶外寫生。念頭一轉,乾脆把風景帶入肖像畫中,人美景美,充滿活在自然中的氣習

蓋兹波洛  (1727 - 1788)
18世紀英國知名的肖像及風景畫家/父為布商,母為靜物畫家/幼時便愛畫畫,10歲作了風景及自畫像,隨後被送往倫敦學畫/19歲結婚,開始畫風景,但賣不好,改畫肖像畫為生/32歲,追隨肖像畫大師范戴克Van Dyke(1599–1641)崇尚自然畫風,成功地把自已的肖像畫,變得典雅時尚,曾受委托繪製國王享利三世畫像每年参加倫敦皇家美展,名聲漸漸遠播,並參與開創倫敦皇家美術學院。

我已厭倦了肖像畫,我渴望帶上我的提琴,遠走甜美的家鄉,畫我的山水,過我安靜又輕鬆的人生。

蓋兹波洛 (1727 - 1788) vs 康斯達伯 (1776 - 1837)
两位同鄉,相差50歲、被家鄉薩斯福的風景,深深的吸引着,畫的是尋常人家,美好風光,自然景色,自成一格。
蓋兹波洛畫得很快,用淡淡色彩及輕輕筆觸,不追從傳统學院派,開創了18世紀英國式的風景畫。他的畫,抒情、如夢如詩、賞心悦目。
康斯達伯渴求真理,洞識自然之美,如实吐現,把發現自然界的新色彩,用自創的新技法,表露無遺。幸運地,在前輩已為風景畫耕耘的成果下,加上照相機的發明,肖像畫的沒落,他可以全力以赴,把風景畫畫得更有聲有色,登峰造極。他敬仰前輩,寫道:「對一個風景畫家來說,我深愛我的家鄉,每每在樹叢中、老樹上,我都會看到我愛慕的蓋兹波洛。」

請點看蓋兹波洛名作選

氣泵中一隻鳥的實驗 (畫引子 20)

氣泵中一隻鳥的實驗
An experiment on a Bird in the air pump (1768年)
約瑟夫.賴特 Joseph Wright of Derby (1734-1797)
油畫 183 x 244 cm  倫敦國家博物館

這是一幅描繪在家庭中舉行科學實驗的畫作。橢圓型的構圖,燭光點亮了十張臉、十個表情、十種反應。中間的科學家,神情嚴肅,泛紅的臉,微張的唇,提高的眉,右手握着氣閥,可抽去一隻載有鸚鵡玻璃瓶中氣。左手手指放在玻璃瓶蓋上,可打開放空氣入瓶中。鳥在瓶中,奄奄一息。

光來自大玻璃罐後的蠟內放着放一隻已亡的鳥 (有說是顱骨)插着一根稻草。右邊的長者沉思中,凝視着已亡的鳥;前面的年輕人,拿着計時器,正在為鳥死計時。小女孩苦着臉,憂心忡忡,拉着姐姐的衣服,為鳥焦急。姐姐把臉遮掩了,父親抱着她,解釋给她聽,鳥還活着。两個男孩,一個很好奇的看着鳥,另一個拉着鳥籠的繩子,好讓鳥兒及時醒來,放回籠中。左邊的一對情侶,濃情中看着彼此,無視鳥的生死。

實驗是在測示,鳥會在抽氣的幾分鐘後死亡,為証明生物不能沒有空氣。鳥的生死,操縱在執行者的手。瓶中的鳥會死會活?畫中沒有給答案……

約瑟夫.賴特 (1734-1797)
18世紀中英國新古典畫家,律師之子,生在英國小鎮德比 Derby/17歲學畫,两度赴倫敦受訓,成為職業肖像畫畫家,客戶多為中產階級/26歲,創始以科學為主題的〈燭光畫〉,贏得很高的聲譽/38歲遊羅馬,為古跡吸引,轉畫風景/42歲結婚,育有六個孩子/51歲在倫敦拍賣行舉行個展/63歲病逝德比。

賴特藝術背景
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於1760年的英國。科學的進步、機器代替了人力,改變了西方經濟、社會與宗教觀,也造就了西方發展理性主義,渴求知識的啟蒙時期 (Age of Enlightenment)。那時候的科學家,帶着實驗儀器,到鄉鎮家庭裏表演,寓教於樂,蔚成風尚。賴特被譽為第一位表達〈工業革命的專業畫家〉

賴特藝術
月光社 (Lunar Society of Birmingham) 
是一個科學愛好者的社群,其中不乏知名的科學家和實業家。他們毎月月圓的星期天聚會,自稱是極愛科學的
瘋子。賴特也是會員之一,熱中於把所獲得的科學知識,用最美燈光(加強光暗對比)、最佳劇本(感人的故事)、最佳演員(大部份人物都是賴特的朋友),細緻如實的畫下來。目的是提高人們的科學的好奇心,增加孩子的求知慾,賴特又被譽為〈啓蒙的畫家〉。

 
賴特 (1734-1797) vs 大衛 (1748 - 1825)
從自畫像中,往往看到畫家的真面目,賴特比大衛長14歲,賴特像是一個良善親切的英國知識份子,而大衛像浪漫憂鬱的法國激進份子。兩人的理念,很不一樣。
賴特 (1734-1797) vs 特纳 (1775- 1851)
義大利蘇埃火山 (Mount Vesuvius),曾在公元79年爆發,埋葬了龐貝及其附近兩個羅馬文明古城。18世紀,活埋千年的龐貝被重新發掘,〈火山噴發〉,遂成為熱門的科學研究題材。賴特遊義大利後,作了30 幅火山的油畫,也畫了想像中的火山爆發。熱熱的火,卻充斥着冷靜理性的探索
特纳比賴特小41歲,是英國最知名的浪漫派風景畫家。同樣的火山,比較燥、有着特纳强旱的個性。

賴特的知名度,遠不及他的两個晚輩,可他充滿智慧的畫以理性的冷靜和
清晰,感性的熱心和浪漫综合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比較更迷人。

請點看賴特名作選

馬拉之死 (畫引子 19)

馬拉之死 Death of Marat (1793)
雅克.路易.大衛 Jacques- Louis David (1748 - 1825)
油畫165 x 128 cm 
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藏

馬拉、新聞記者、大衛的摯友,以犀利文筆,抨擊獨裁專政,宣揚共和,成為革命派領袖之一。1789年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革命派促成了無數貴族命送斷頭台。1793年7月13日,保王黨派夏洛蒂柯黛,以〈提送上斷頭台的名單〉為由,使馬拉立刻接見了她。馬拉因患上嚴重皮膚病,不得不浸水在浴缸中辦公柯黛在馬拉全無防備中,刺死了馬拉。兩小時,大衛趕至現場,以痛失革命先驅情,畫了馬拉之死〉

陰暗中,光線聚焦在浴缸裏垂死馬拉。他垂下的手中,拿着羽毛筆;另一手拿着名單,正在記錄柯黛口述的名字。血染了浴巾、地上留下了刺刀,沒有太血腥的描繪,保留了摯友的莊嚴。大衛以淸𥇦、簡樸、嚴謹的〈新古典風〉,在柔和光影中馬拉畫成一個革命犧性的〈殉道者〉,使馬拉之死,顯得優雅而永恆。工作木箱上,寫有〈獻給馬拉-大衛〉。

詳上期〈拿破崙加冕禮〉畫家小傳

以馬拉之死為主題的畫很多,也特別講講大衛〈馬拉之死〉中垂下的〈基督的手臂〉
圖2〈聖殤〉米開朗基羅(1475 - 1564)
15世紀文藝復興大師24歲的作品。聖母抱着從十字架御下的基督,悲慟不已。〈基督的手臂〉基督為贖人靈而犧性了性命。
圖3〈基督下葬〉卡拉瓦齊(157l -1610)
16世紀巴洛克時期的畫家,一生艱苦,四處飄流,37歲客死異鄉。他的作品,專注對物理和心理真實的觀察,強調強烈的光暗對比,直接影響了〈新古典主義〉〈基督下葬〉是卡拉瓦齊33歲的作品,比〈馬拉之死〉早了189年。大衞模仿卡拉瓦齊〈基督的手臂〉比喻馬拉為基督。
圖4〈馬拉之死〉:羅克斯 Roques (1754 - 1847)
两幅同名同年的作品,卻有着不同的效果馬拉被刺殺,法國各省的革命委員會,紛紛向馬拉致敬。羅克斯亦受委託,畫了同名的畫。大衞〈基督的手臂〉仍在少了一支筆,背景多繁瑣。馬拉的描繪,過分迫真,少了大衞為馬拉所塑造英雄般的感動
圖5〈刺殺馬拉後的柯黛〉Baudry (1828-1886)
法國畫家,入選巴黎美術學院,並得羅馬大獎。距大衛畫馬拉之死〉68年後,為柯黛申寃。大衛〈基督的手臂〉仍在,馬拉死在亂糟糟的場景中。光聚焦在柯黛,一臉正義,活像希臘女神。畫家說出了不同的故事,也有相當的技巧,可終身成就普普,沒有大衛的光環。
圖6〈刺殺馬拉:Weert (1864 - 1927)
法國比利時籍畫家,大衛畫馬拉之死〉87年後也畫了馬拉〈基督的手臂〉,死狀極其恐佈。手執刺刀的柯黛,看到衝門而入的革命激進份子,驚嚇不已,卻無路可退。群眾中一位士兵,舉起了刀劍,像要阻止更多人的進入。據記載,勇敢的柯黛當下沒有逃走,被捕後翌日被送上斷頭台。這幅充滿戲劇張力,誇張了事實的畫,卻有着成熟的技法與精巧的細節。
圖7馬拉之死〉:Rebull (1829 - 1902)
馬拉〈基督的手臂〉顯得朦朧,左手捧着傷口垂死掙札中,柯黛申張了正義。明顯的是,浪漫風已取代了新古典風。

馬拉之死,畫家們各有所表。大衛的馬拉之死〉以其簡單明暸及其原創性,成為該主題作品之佼佼者這幅畫成就兩個人:馬拉故事,為後人不斷的重覆;大衛也為自己,留下了最經典〈新古典主義〉之作。

過沙溪

過沙溪 (雲南大理沙溪古鎮遊)
Passing Shaxi  Ancient Town in Dali Yunnan
Jinna 2020
膠彩布本 63 x 75 cm

霜降後
斜陽古巷  
蹄聲達達  
踏過唐宋明清
踏過玉津半月橋  
越東寨門樓
四方街頭
市聲已遠
寂寞舊戲台  
空對古寺梵音
青燈冷
曲散邯鄲
打馬出南門  
遥指馬坪關

蹄聲達達  
在山河歲月的鄉愁裡  
我是個歸人  
不是過客

 (文 : Ha-r-bin)

拿破崙加冕禮 (畫引子 18)


拿破崙加冕禮 The Coronation of Napoleon 1807
雅克.路易.大衛 Jacques- Louis David 1748 - 1825
油畫 621 x 979 cm 
羅浮宮藏

畫寛9米、高6米,共畫了150多個人物,盛裝登場,參加35歲的拿破崙為約瑟芬皇后加冕大典。原本教皇為皇帝加冕的主題被刪改了,因為教皇為帝后傅油祝聖後,拿破崙就取了冠,為自己戴上,再為皇后加冕,此舉表明他是君權神授之王,不受羅馬教廷的管制典禮在巴黎聖母院舉行,挑高的教堂中,光綫聚集在皇室與大臣們,清晰得可以一一辨識。焦點人物,皇帝及皇后,聖潔溫良,神情自若;教皇愁困坐著,做了降福的手勢;右邊的公主們表示了愛慕之情,其餘人物表情肅然。二樓觀禮臺原本缺席皇母,事後奉王命增添入畫。此外,畫家也畫了自己,在樓包廂為盛典作見証。

1805的大,皇帝委託大衛製作。大衛戴着一個學生,於1808年完成。1810 在沙龍展後,1819入皇家博物館,1889入羅浮宮。畫中皇帝與皇后,五年後離婚。年後,敗北皇帝及大衛被放逐。物非,留下這幅歷史見証畫,揚溢著英雄式的新古典風,卻永存不朽。

路易.大衛:活躍於法國大革命前後,新古典主義之代表人物/生於巴黎,16歲跟隨古典畫派老師學畫/26歲獲羅馬大獎/41歲參與法國大革命,繪制革命畫,反對腐敗王朝/革命失敗,被關進監獄,痛定思痛,從新出發/49歲知遇於拿破崙,拿破崙即位後被任命為首席宮廷畫師/67歲,受拿破崙敗北牽連,逃亡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77歲客死異鄉。

繪畫構思的過程中,用什麼方法來表達,比構思本身更重要。

新古典主義 Neoclassicism
18世紀,龐貝古城的重新發掘和出土,引發一股崇尚希臘和羅馬古文明的熱潮,應用古典元素,賦與新時代意義。運動自羅馬迅速擴展全歐洲,影響建築、藝術、音樂文學戲劇服飾、傢具、擺飾等。
新古典主義藝術:
1. 追求: 脫去洛可可的浮華,尋找古文明理性簡樸明晰和永恒的價值
2. 特徵: 均衡的構圖,聚光的氛圍,光滑的筆觸,簡樸的色調,清晰的造型,细緻的描寫,完美的要求。
3. 風格: 以文藝復興前輩為師,卻比前輩更強調理性秩序的控制
4. 題: 取材自古文明,英雄、宣揚正義與完美,以教育民眾。
5. 典型作品: 大衛39歲名作〈蘇格拉底之死〉,燃點了法國大革命。
大衛(1748-1828) & 拿破崙(1769-1821)
兩個狂熱古文明仰慕者,積極以古典的正直精神,來說服人們認同拿破崙稱帝的正當性。大衛用新古典藝術成功地建立了拿破崙新英雄的型象。
為追求完美,大衛把拿破崙畫成英勇少年一手執馬鞭,一手指向前方,騎着前蹄站立的俊馬,神奇的飛越山領中,妄自尊大,不可一世。這幅畫,道出了兩個人的野心,追求完美卻不切實的夢,預告了拿破崙日後的敗北,兩人同受流放的命運。

大衛 vs 安格爾
兩人相差32歳。安格爾是大衛的學生,擅長畫人物及肖像畫。師生皆功力深厚,讓我們來比一比他們所作的〈拿破崙像〉
安格爾的〈皇座上的拿破崙〉,在安靜中,少了老師〈拿破崙横越阿爾卑斯山〉的激情,也同樣的有着了不得的氣焰迫人。他畫出了高貴、神聖不可侵犯的君王。新古典主義,在兩人的帶動下,形成一股強勢,在畫壇遙遙領先,成為當下的正統藝術。然而,理想化的完美主義,終淪為形式美而失真。
請點看大衛名作選

浴女 (畫引子 17)

瓦爾賓松的浴女(或浴女) 
The Valpincon Bather (1808)
安格爾 Dominique Ingres (1780- 1867)
油畫  146 x 97 cm 巴黎羅浮宮美術館藏

這幅原名〈坐着的女子 Seated Woman〉,在1879年,由它的收藏家瓦爾賓松捐贈與羅浮宮而易名為瓦爾賓松的浴女〉

浴女赤裸的背,豐潤玲瓏。两肩下垂,光滑柔順。右肘纏繞着布慢,把可能見到的肘骨遮蓋了。沒有腳踝右腳,慵懶被擺設着。安格爾理想化的裸女,見不得骨骼肌腱,渴求完美無瑕。安格爾用柔軟的布慢包裝裸女,除去一切生硬。布慢的折紋、涼鞋的花紋、噴水口的獅面、濤濤的池水並在前左下角的大理石上,簽署了作者名字和日期,安格爾在意毎個細節的處理,一絲不茍無名只露半臉的裸女,卻表現如古神話女神的完美。裹着當時流行土耳其風頭巾,冷靜而平淡,沒帶半點誘惑、絲毫激動,顯得高雅、貞潔、不朽。28歲的安格爾,代表着新古典主義,創作自己理想中,純淨和紀律的風格

安格爾(1780- 1867)

法國新古典主義代表畫家/父為裝飾雕刻師和畫家,幼隨父學畫/17歳到巴黎,進入古典派大師大衛畫室,學習了四年/21歲獲羅馬大奬,赴意大利學習/26歲已為拿破侖作肖像畫,深受好評在巴黎沙龍展出自已的肖像,批評之聲大於讚賞/31歲完成羅馬學習,在新古典及浪漫派的褒貶中,遊走於巴黎及羅馬之間/晚年任教於巴黎美術學院,堅守學院派正統嚴格訓練的原則/80歲辭世巴黎。

讓我再聽不到這些荒謬的說詞:「我們需要創新 、跟着時代走。一切在改變中,一切巳改變。」 全屬詭辯。大自然有改變嗎?光與空氣,我們內心的激動有改變嗎?我們必須跟着時代走,若時代錯呢?因為我的隣居作了惡,我也要跟著作惡嗎?......模仿吧,年輕人,多模仿,只有模仿大師的畫才使你成為好畫家。

安格爾vs哥雅

兩個同代的畫家,代表兩個主流畫派,新古典及浪漫派,在19世紀的藝壇中,較勁。

安格爾26歲,畫了拿破拿破崙肖像,英雄般的坐在王座上,宏偉而神聖。他在構圖、用色、細節的處理,無懈可擊。不同於攝影 (當時尚未發明),畫家畫的肖像,含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看到安格爾對藝術的十全十美,一絲不苟的苛求,凝視觀者,毫不畏縮。他擁有一身技藝,使批評他的人,也不得不讚揚畫作的精美,可這畢竟是過度理想化的錦上添花。
哥雅68歲畫了西班牙王肖像,比拿破拿破崙,好像矮了一截。的確,這位皇帝曾臣服於拿破崙,喪權辱國。哥雅有注重細節,細看下功夫不如安格爾。有趣的是,皇帝的臉,一股似笑非笑的別扭,哥雅的譏諷與不甘,盡在畫中。
安格爾畫的裸女都像女神,但他往往為完美而不顧比例。〈宮女〉美,卻很不自然。
哥雅的搞笑之作:穿與不穿衣的瑪哈,一直並列展於美術館中。瑪哈,西班牙語意為低下層的俏妞,是為西班牙總理密室作的私密畫。總理失勢,密畫爆光,連累哥雅受宗教法庭仲裁。瑪哈大膽的裸姿,直視觀者,有傷風化,傳說事後以穿衣瑪哈作補償。

安格爾的畫,太美,俗了。哥雅的畫,通俗,畫出人不願意看到真相。有趣的是,他們的畫中,都載有畫家的故事,使我們找到畫家的時代,找到藝術中,活生生的精彩過程。

  請點看安格爾名作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