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

莉莉
Jinna 2016年作
70 x 90
塑彩布本

上三期我們介绍了拾穗(1857)、雨果肖像(1879)及午睡(1889),看到十九世紀的畫家,開始抽離傳統,表現自已的風格。畫壇上各種門派林立,如印象派、自然主義、象徵主義、拆衷主義等等。1910年,俄國畫家康定斯基創作的第一幅抽象水彩畫,打破了所有具象的格局。他認為「繪畫是形象與色彩的一種组合與安排,一種心情的表徵,而非物象的再現。」


抽走了具象的模擬,「抽象藝術」應運而生。畫山非山 、畫花非花,然而一些形與色的组合,使你感到山與花的存在。這可是大大改變了畫家及觀賞者的尺度,给于两者無限的自由,作自已的聯想。畫家的創意再沒有限制,藝術評論也沒有準绳,一般觀眾說看不懂。


抽象畫是以藝術形式來表現內容。畫家運用顏色,筆觸,構圖等,來傳遞一種想法。建議觀賞時,放開心胸,自由的去欣賞,與你所看到的作一種互動。當你可以與畫中某些元素,引發共鳴,就會越看越有意思了。我想傳達的是,藝術並不是「攪藝術」人的事情,也沒有懂不懂的問題。放開界線,一天你'也會找到你所喜歡的畫作,如獲至寶。美的醒覺,造就美的品味,傳承美的創造力,可使我們成為世界的創新領導者,而非追隨者。